大学生云报7月26日讯(通讯员 凌雯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7月17日至7月18日,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妙手偶得“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员在东莞市塘厦镇开展传统文化研学之旅《走进塘厦》系列活动。此行,突击队深入探访了凤凰岗古村落的古朴韵味、凤凰花海的绚烂景致以及鑫嘉鸿红木艺术博物馆中精湛的传统手艺。借助视频《走进塘厦》这一生动载体,突击队展示了塘厦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风貌,并为传统技艺与工匠精神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凤凰岗古村落祠堂一角 通讯员 钟淑嫱 摄
图为凤凰花海水岸公园 通讯员 江诗铷 摄
图为鑫嘉鸿红木博物馆内用红木雕刻的《清明上河图》通讯员 钟淑嫱 摄
了解历史,活化古村
研学的首站是凤凰岗古村落,这座隐匿于塘厦镇东南边的古老村落,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岭南风情画卷,其独特的韵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沉醉。这个拥有近300年历史的“桃花源”经历无数历史变迁,目前,凤凰岗社区将计划持续推进古村落活化利用,旨在将其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宜居生活于一体的岭南特色古村。促进凤凰岗社区“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活融合,实现“凤舞产业强,凰起村容美”的未来蓝图。突击队深入古村,用镜头语言讲述古村的故事,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展现给更多人,与社区居民一道,共同推动凤凰岗古村落的焕发新生,让古老的村落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黄委员的带领下研学凤凰岗古村 通讯员 游雯慧 摄
宣传文旅,助推发展
研学的第二站是“凤凰花海”水岸公园,这片占地约1500亩的绿色瑰宝,沿着石马河两岸铺展开来。作为一项精心打造的民生工程,“凤凰花海”水岸公园的建设,秉承“因地制宜、清理为主、点缀提升、利于管养”的理念,致力于还原自然生态的本真,为民众带来便利与福祉。它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新选择,更极大地提升了区域的生活环境与品质。突击队成员们来到“凤凰花海”水岸公园并对该地进行研学宣讲,以视频《走进塘厦》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凤凰岗地区的文旅活力,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绘制出一幅生动的文旅发展新画卷。
图为团队成员研学凤凰花海水岸公园 通讯员 游雯慧 摄
探寻手艺,传承技艺
研学第三站是鑫嘉鸿红木艺术博物馆,这座汇聚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及交流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以徽派建筑的典雅风姿矗立于此。馆内藏品丰富多样,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意义、研究价值及艺术美感,涵盖了红木家具、传统农具、木匠工具、字画、雕刻艺术品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红木文化的博大精深。博物馆馆长陈龙飞先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木技艺的杰出传承人,用其一生的热情与执着,将东阳与广式红木制作技艺完美融合,创造出既具地方特色又富含文化底蕴的红木家具作品。在他的引领下,博物馆成为了传承千年榫卯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突击队将鑫嘉鸿红木艺术博物馆作为研学的关键一站,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与学习,将这份珍贵的传统技艺与文化精髓传播至更远的地方,激发更多人对红木文化的热爱与珍视,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团队成员在鑫嘉鸿红木艺术博物馆研学,体验榫卯结构拼接操作 通讯员 江诗铷 摄
创新不停,发展不止;生命不息,传承不止。通过传统文化研学之旅《走进塘厦》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塘厦,亲身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文化,了解那些优秀的传统手艺,体会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坚韧精神。未来,突击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传统文化的根脉在时代的土壤中扎得更深、更稳,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凌雯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凌雯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