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号召,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广东财经大学基层有法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黄留村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实地调研当地法治建设成果,并开展了一场面向老年群体的普法宣传活动。
普法温暖行:实现老有所依
在黄留村村民委员会活动室,实践团的成员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岁月见证,法润心田”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活动,该活动吸引了逾三十位长者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当地长者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宣讲内容的选择上,实践团着眼于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技巧、《民法典》遗产继承条款解读,以及村落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概况介绍。在宣讲过程中,成员们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向老年朋友揭示了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及应对策略,并细致阐述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的重要内容。此外,实践团成员还组织了法律知识问答环节,并准备艾草锤、小夜灯、挂面等小礼品发放给参与的老人,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图为实践团进行普法宣讲。实践团通讯员 许璐 摄
活动后,黄留村驻村干部对本次宣讲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其认为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村民们的法律素养,也促进了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在基层的推广应用。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实际情况,还深刻感受到老年群体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和对法律服务机制落地实施的迫切需求。
实践团旨在以实际行动捍卫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在面临挑战时能够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实践团的成员始终坚信,这样的努力不仅仅是对老年人群的深切关怀,更是对构建法治社会的积极贡献。未来,实践团将致力于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心有所安。
法治共鸣曲:聆听长者心声
实践团成员借助面对面访谈,认真倾听村民的法律困惑,深入洞悉黄留村老年朋友的法律困扰与需求,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帮助他们提高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遇事找法“蔚然成风。
活动现场设置的法律咨询台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前来寻求帮助。他们围绕土地纠纷、家庭矛盾、赡养责任等现实问题,向实践团成员敞开心扉。团队成员们细致入微地解答每一项疑惑,并分发了法律知识手册,现场气氛热烈。老人们纷纷表示,普法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提升了他们遇事找法的觉悟。同时,他们希望今后在村内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法律服务日趋贴近生活。
图为实践团解答法律问题。“基层有法”实践团通讯员 许璐 摄
对话村干部:共议法律顾问制度实况
实践团成员还与黄留村委会的村干部进行了对话访谈,旨在全面了解梅州市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效果。村干部在访谈中介绍了村(居)法律顾问的职责和村干部在顾问与村民之间所扮演的沟通桥梁作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享,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了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落地情况以及驻村律师在村务管理、纠纷调解以及日常法律争议咨询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图为实践团与当地村干部进行访谈。“基层有法”实践团通讯员 蔡嘉慧 摄
据了解,梅州市将“村(居)法律顾问”纳入“普法讲师挂点联系机制”,确定村(居)法律顾问和村(居)“两委”委员身份“法律明白人”结对模式,为“法律明白人”的培育、培训提供专业法律力量。村(居)法律顾问的职责包括为村(社区)治理提供法律意见、提供法律咨询、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和法律援助等。
总体而言,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基层矛盾化解具有重要作用,是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同时,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未来,有关部门应着力于丰富法律资源,加强普法文化场所建设,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取得实效,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法治建设行:共筑“基层有法”愿景
访谈之后,实践团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村内法治文化建设的成果,包括村内的法律顾问工作点和法制宣传栏。通过实地观摩,实践团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了村(居)法律顾问制度的具体实施和成效,对如何通过普法教育活动提升村民法律意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段经历作为实践团暑期调研的启航之站,为实践团后续的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淀了宝贵的经验智慧。展望未来,团队将继续聚焦于基层的普法行动,满怀豪情投身于法治中国的建设之中,携手编织“基层有法”的美好愿景。
图为基层有法实践团在黄留村合影留念。“基层有法”实践团通讯员 蔡嘉慧 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何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