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邱开华)为响应时代号召,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7月1日,九江职业大学“星光乡传”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共青城市开启了他们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之旅。实践队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目光探寻发展的契机。实践队通过一系列活动和交流,深入共青乡村,传承垦荒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忆往昔,峥嵘岁月识“垦荒”,实践队成员深入探访了共青精神体验园、共青城市博物馆及涂山村村史馆,全面了解了垦荒文化及其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在共青精神体验园内,讲解员为队员们详尽阐释了青年公园、垦荒文化实践基地、棚友之家、人民公社大食堂、供销社等地点的历史与意义,并特别介绍了独具共青精神特色的咖啡馆——鸭棚咖啡馆,以及青年广场中镶嵌着的五四精神象征——长宽5.4米的共青城市市徽。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齐声唱响《共青场青年进行曲》,歌声中蕴含着他们对共青人垦荒、建设中所展现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在共青城市博物馆,他们领略了共青城市从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到现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蒋仲平同志展厅内的书画,生动描绘了共青城与垦荒文化的深刻联系。通过涂山村村史馆的展品和讲解,队员们进一步理解了涂山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及垦荒者们如何克服困难将荒地改造为肥沃的土地的艰难。这些历史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垦荒精神的伟大与不易,为他们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承先志,共研经典拓“垦荒”,实践队分别与九江学院“赓续共青精神,智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南昌医学院红医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举办了“垦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的宣讲交流会和篝火晚会,互相分享下乡经验并探讨垦荒文化的现代意义与传承方式。他们还采访了江西省劳动模范魏伟梁先生,学习其在农林渔牧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对乡村振兴的见解,他希望更多青年大学生能够加入到共青城市的乡村振兴中,传承和弘扬共青的垦荒精神。

启新程,与时俱进续“垦荒”,实践队深入泽泉乡关帝庙村,与村民并肩劳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垦荒风采。他们与村民的亲密交流,收集的大量实地信息,为进一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状况做准备。此外,为支持乡村振兴,实践队还开展了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当地优质农产品的影响力,如杨梅酒、大米、食用油、茄子皮及干辣椒,获得了乡村居民们的广泛好评。

展未来,实际行动传“垦荒”,在深入泽泉乡卫生院及其周边社区进行调研的同时,实践队了解了当地的医疗状况及垦荒文化的传承。卫生院石院长强调了医疗体系改进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呼吁青年们要深入了解和推广共青垦荒精神。在涂山村的宣讲活动中,实践队结合垦荒精神与防汛知识,向当地村民提供了生动的教育讲座,突出科学防汛的重要性。此外,实践队在泽泉乡朝阳社区童心港湾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教授社区孩子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和习俗。孩子们学习了端午节的手势舞蹈,同时,队员们分享了垦荒文化的价值、非遗植物拓印技艺以及防汛安全知识。为进一步加深对垦荒历史的理解与传播,实践队创作并演绎了一部红色剧本杀——《民国垦荒行》。这部剧本杀通过生动的剧情带领参与者穿越时空,体验垦荒者的生活与挑战,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垦荒精神的时代价值。同时,实践队也通过演讲的方式将更多红色故事的力量传播给群众,激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继续传承和弘扬垦荒精神。

在七天的下乡实践活动中,九江职业大学“星光乡传”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严谨务实的服务态度,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获得了当地村民的普遍赞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精神。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是职大青年对“强国有我,青春笃行”活动主题的深刻践行,更是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生动诠释!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开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1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