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指导的“绿动青春”社会实践团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街道开展了一场为期17天的垃圾分类调研与科普活动,以“践行微圾分,共创水源净”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地垃圾分类的现状,还成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为构建绿色、低碳、环保的社区环境树立了典范。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向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活动伊始,“绿动青春”团队采取了多种调研手段,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对南山街道的多个社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调研数据显示,该街道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多数社区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宣传栏和指示标识,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分类条件。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通过业主群、宣传栏、社区广播等多种渠道,积极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氛围。

基于调研结果,“绿动青春”团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科普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图文并茂的展示板、生动有趣的宣传海报以及易于理解的宣传手册等,它们不仅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标准和操作方法,还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阐述了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图为社区居民驻足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在科普宣传过程中,“绿动青春”团队采用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除了传统的现场讲解和发放宣传资料外,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团队成功地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了更多的社区居民。

此外,“绿动青春”团队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系列垃圾分类趣味游戏。这些游戏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趣味性,吸引了大量居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居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能力。

图为社区居民分类投递垃圾。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图为社区居民分类投递垃圾。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叶青 摄

活动期间,“绿动青春”团队还积极与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各界建立联系和合作。他们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邀请学校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和志愿服务活动,并与企业合作推广环保产品和技术。通过这些合作与联动,“绿动青春”团队成功地将垃圾分类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为期17天的努力,“绿动青春”团队在南山街道的垃圾分类调研与科普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而且整个社区的环保氛围也变得更加浓厚。许多居民表示将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理念,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绿动青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和使命,致力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普及。他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创新宣传方式、深化合作与交流,努力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的青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王博 叶青)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