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一个看似十分遥远的词汇,或者说在我从前的学习生活中几乎不曾涉及。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劳动的重视,劳动教育在学习当中也被凸显出来,成为一门必修课。“劳动”这个词很难准确下定义,田间劳作可以称为劳动,家中家务也可以称为劳动,或大或小,其实最终都是对于人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或者说是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全新体验。如果要对劳动教育进行阐释,我想主要有以下方面:
劳动教育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劳动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劳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乎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与劳动的进步密切相关。新石器时代人们打磨工具,创造出了原始的劳作工具,再到后来创造出青铜器,逐渐能够冶炼金属,人类文明总是在劳动当中不断得到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必定是劳动的发展,社会历史总是相对运动的。
图为陈履生博物馆景观。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李慧敏 供图
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人们对于乡野生活的疏远。城市化的趋势使得人们离开土地,进入到一幢幢高楼大厦中,进入那一间间小房子,难以体会到劳作的快乐。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儿,体验了各种科技带来的便利。社会的进步还要靠新一代人的努力,那么让学生参与到劳动当中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新时代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病,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土地是满怀深情的,它养育生灵,孕育生机。而这只能在劳动当中逐步感受,只有经过实践的探索才能够产生心灵的共鸣。
图为立新村景观。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李慧敏 供图
劳动教育丰富学习生活。目前学校开设了多样的劳动课程,包括陶艺制作、剪纸制作、新农村劳作、激光雕刻戒指、篆刻等多项课程,与常规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相比无疑是十分新颖的,每一位同学都积极选课,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一项有趣的课程当中。而我在此次的学习当中,选修了《新农村体验与劳动实践》这门课程,感悟颇深。这次我走进了立新村,首先注意到了“立德为先,立业为本,立新为民”的村训,春季赏花,夏季摘果,秋季看金色麦田,冬季逛文化馆,在这个美好的村庄,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在田间的劳作也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当然还有苦中作乐。这里的土地饱含深情,田里孕育出的是粮食,是美景,是新生的希望。
图为立新村农产品。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李慧敏 供图
劳动教育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读万卷书”的行动我们在努力进行,“行万里路”也应当提上日程。正所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我们应当努力参与到劳动当中,不辜负这大好青春,去探索这世间别样的风景。
来源:大学生云报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