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彝”路生花暑期实践队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展开调研。
彝绣,即彝族刺绣,其种类纷繁、图纹丰富,寄托了彝族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彝族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2021年,彝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代,如何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让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彝”路生花实践队希望了解南华当地彝绣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可行的举措,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发展壮大非遗产业贡献青年智慧、青年力量。
彝绣作品展示
考察彝绣工坊,聆听发展经历
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作为全国首批“美丽工坊”,旨在为残疾妇女提供培训机会和就业机会,帮助更多残疾妇女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2023年5月,为更好地建设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由楚雄州残联和东南大学等几处定点帮扶单位共同出资,对工坊进行了装修改造,为残疾妇女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7月26日上午,“彝”路生花实践队来到南华七彩彝族美丽工坊,并邀请到县级非遗文化传承人陈海燕女士为团队介绍。走进工坊,首先看到的是十余架织机和尚未完成的刺绣。陈女士解释说,恰逢暑假与火把节,部分绣娘回到了自己的村镇。留下的绣娘围坐桌旁,边穿针引线边谈笑,她们的孩子在儿童活动室学习或娱乐。向里走去,首先看到的是由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印有“云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级示范基地”的牌匾和加工厂总经理、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丁兰英老师的各项荣誉。2014年,从深圳务工返乡的丁兰英注册成立了工坊,从小跟母亲学刺绣的她立志用彝绣这门工艺带领南华县民众脱贫致富。最开始,她挨家挨户走访,吸纳残疾妇女,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带动她们用双手养活自己。工坊成立之初仅有12名绣娘,如今有绣工约2000人,2022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作为当地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为残疾妇女提供工作机会,同时招聘高学历者进行设计、营销工作,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介绍完工坊基本情况后,陈女士向小队介绍了主要的系列文创产品,一个是“遇见楚雄”,采用楚雄地区常用的32种针法,包括打籽绣、螺旋绣、缠针绣等机器无法替代的绣法,融入楚雄特有的绿孔雀,富有地方特色;另一个系列是“福来云往”,与福建一家公司合作开发而成,将传统彝族绣法与福建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如妈祖信仰、祭祖文化等结合,全部由绣娘手工制作,寓意深远,深受欢迎。
之后,陈女士介绍了工坊的经营模式。目前,工坊拥有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销售方面,有实体店铺和淘宝店,零售和订单相结合,服饰上,为有需求的客户进行私人定制,量身定做。此外,工坊积极与定点单位、相关企业合作,开办彝绣培训班,举行“东大杯”等彝族刺绣技能大赛、彝绣电商直播大赛系列活动。目前工坊已培养近20名高级绣娘,走出17名省、县级非遗传承人。陈女士补充道,工坊能蓬勃发展,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宣传和扶持,在各方面给予彝绣产业大量支持,推动彝绣真正“走出”南华。
走访彝绣散户,探寻发展困境
7月27日,实践队走访了南华县部分彝绣散户,发现这些散户具有共同特征:基本为家庭式小作坊;采用传统基础的绣法,做工相对粗糙;绣品单一。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得知,这些彝绣散户的主人多为老人或文化水平不高的妇女,他们没有意识主动在网络或通过其他方式宣传自家的彝绣产品。虽然这些小店多分布于七彩彝绣加工厂附近,一定程度上受到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但宣传和创新不足,缺少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市场竞争力薄弱。总结出以上几个问题,队员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散户可借助网络平台,宣传自家绣品;开设网店,拓宽售卖渠道;此外,彝绣多见于少数民族服饰,受众群体局限,且定制成本高,售价昂贵,很多人仅欣赏,却不会选择购买,因此可以适当创新产品种类,让彝绣既能“摆在桌上、挂在墙上”,也能‘穿在身上、用在日常”。寻求与彝绣企业的合作,比如共同加工、销售,通过企业带动产业共同发展。
实践队拜访散户
随机访谈调查,了解民众想法
7月28日,实践队在南华县城内分头发放问卷调查并随机采访,共调查约150人。问卷设置6个问题,涉及被调查人的籍贯、年龄、对彝绣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了解意愿等方面。走访结束后,成员们统计了数据,结合采访结果发现,南华本地人大多从小就接触过彝绣,家里有彝绣产品,一些人说自己的长辈掌握简单的彝绣针法。在采访的中老年人中,很多人对彝绣的概念仅停留在“衣服上绣的花”“我们这彝族都穿”,对于彝绣作为非遗的文化、经济价值知之甚少。相反,年轻人对南华县彝绣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基本有所了解,并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体验彝绣工艺。在提问中,队员还得知,他们对彝绣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来自南华县龙头企业南华七彩彝绣美丽工坊的宣传介绍。此次走访,队员们认识到大多数南华本地人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接触到彝绣,但鲜少有人主动深入了解,这时宣传工作就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扩大影响力;支持开展彝绣展、彝绣比赛;让彝绣走进中小学,根植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实践队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实地调研,“彝”路生花实践队对南华县彝绣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情况有了一定认知,对目前的问题提出方案。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此次活动,“彝”路生花实践队收获良多。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队员们由衷感到应发挥自身本领和知识,为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非遗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彝”路生花实践队成员会在活动中汲取经验,尽己之力促进南华彝绣推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合照
来源:西北大学 作者:陈思予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晓青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