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还有一部分孩子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受到经济条件和教师力量的限制,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响应国家政策,发扬当代大学生挑战艰难困苦、不断奋勇拼搏的精神,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入到大学生支教团队中去。2023年7月1日,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萤光’支教服务团队”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花园镇刘李学校,开展暑期义务支教活动。
如期而至,相见甚欢
抵达学校后,支教团老师们在刘李学校会议室开展见面会议,相互了解,并根据支教队员的学龄、学情分配工作。当支教老师们得知将在10天内向125位分别来自6个不同年级的同学授课后,迅速调整了最初设计的课表。两小时后,5张全新的课表跃入眼帘,课程覆盖了12门课程,分年级开班授课。与此同时,5位支教老师积极报名,踊跃承担了班主任的职务。下午,各位班主任带领其余支教老师提前在每个班级中为第一节“梦想课堂”布置教室,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
三尺讲台,播种梦想
在开营仪式上,刘李学校罗校长向孩子们介绍了支教队伍,支教成员们也分别介绍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时不时地发出了惊叹声,尤其是当听到了自己所在班级班主任的自我介绍时,孩子们更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的班主任。开营仪式结束后,班主任们对照报名表清点人数,将孩子们带进五个教学班,带着他们走进充满爱与希望的“梦想课堂”。在梦想课堂中,孩子们逐个上台自我介绍,一笔一画地书写心中的梦想,并在课堂的最后时刻,孩子们与班主任一起放飞承载着梦想的纸飞机。这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许。
课堂上,支教老师以例示解、以问促答、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多动笔、多开口、多思考,在学思结合中提高学习兴趣、增长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利用自己所学给孩子们带去尽可能多的知识、乐趣与平时接触不到的新事物;课后,备课、复盘挤占了支教老师的休息时间。这一份忙碌只为给孩子们带来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尽管支教的过程伴随着辛苦,但支教老师们只要想起孩子们纯真稚嫩的脸庞以及对知识渴望的眼神,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孩子们每天早早地就来到这里,非常期待你们给他们上课。”刘李学校的邓主任笑着说道。从陌生到熟悉,从大眼瞪小眼到见面就拥抱,支教队员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融化了孩子与他们之间的隔膜,在点滴点滴的交往中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情谊慢慢建立起来。
一方平地,童趣尽显
下课铃声响起,和孩子们一齐冲出教室的,还有各位“小老师们”。课堂上,他们是良师;下课后,他们是益友;课间的欢声笑语,冲散了积攒的疲惫,轻松和愉快,敲开了下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
团队中的一位支教老师坦言:“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忘了自己,宽了心胸,这是志愿者们不变的坚守。在老师与孩子的不断交流中,慢慢编织出属于孩子们的梦想。”
温馨满屋,家校合力
在与学生们逐渐熟悉之后,支教团队开始对一部分同学进行家访。每一次家访,学生家长都热情的接待,分享甜美多汁的大西瓜以解暑。据了解,当地学生多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环境使然,孩子们懂事又体贴,从小便会为家庭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减轻家中老人的负担。家访过程中,队员们还发现,虽然家庭情况各不相同,但当谈及学生的教育问题时,家长们都非常关心,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除学习之外,家访过程中聊得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健康问题。学生们都十分热爱体育运动,放学后,时常能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锻炼。家访结束后,支教团带队老师表示要注重发掘每个孩子不同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加强对孩子的心灵关怀,带给孩子更多的温暖。
据悉,南京财经大学“‘萤光’支教服务团队”坚持立足乡村具体实际,开发本土性的教育资源,形成特色课堂、特色项目,以真实、贴切的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效果,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努力成为一支有力量、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支教队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小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