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李慧欣)7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赴芜湖“强基兴师·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师大行知楼5号楼教师休息室,对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侯远军进行了有关语文教育的采访。

访谈就求学经历、工作感悟和教学经验等几方面展开。侯远军谈到,要“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亦是采访最后侯远军对即将从事语文教育事业的同学们的诚挚寄语。

侯远军接受团队成员的采访 (安徽师范大学 黄茹 提供)

“我非常有幸,因为当时中文系名师云集”

2003年,侯远军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侯远军回忆,那个时候中文系名师云集,遇到的很多优秀教师对自己毕业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侯远军表示,唐代文学老师余恕成讲课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让自己明白一个老师如果想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那么专业素养、专业技能非常重要。在谈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时,侯远军提及自己求学时的老师钱奇佳。钱老师的课内容丰富,语言表达十分精彩,他让侯远军认识到一位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一定要强。从恩师陈文忠、刘运好身上,侯远军学会了“活到老学到老”,两位老师始终激励着侯远军不断前进,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侯远军受到了大学老师们的影响。而作为一位班主任,侯远军在与辅导员张伟老师的相处中找到了方向。“张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很好,我后来一口气当了十五年班主任,我和学生的关系也很好。当老师不能太功利,要适当地和学生做朋友。”这都是侯远军在求学时学到的宝贵经验。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

2003年,侯远军进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担任班主任,一连十五载,侯远军在班主任这一职位上尽心尽责。2018年,侯远军就任安徽师大附属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我从一个战壕跳到另一个战壕,但从来没有离开德育这个战线。”工作了近二十年,侯远军对“德育”的体会非常深刻。

侯远军认为“德育”在学校建设、教师素养、学生培养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建设上,“德育”有着方向性、战略性的地位,指引着学校育才育人,启发学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相关活动中陶冶情操,促进发展。在教师素养上,“德育”既加深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又有助于加速一个年轻教师的成熟,反过来促进教学。在学生培养上,“德育”侧重于非智力因素教育,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学生的终生都有好处。侯远军将“德育“作为自己一直以来的教学原则之一,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侯远军笑谈语文教学与教育(安徽师范大学 黄茹 提供)

要学习,不停地去调整”

当谈到新课改、新高考时,侯远军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积极拥抱新课改,并走上教研之路。

“作为语文老师,文本解读能力是专业基本功,是最基本的学科素养。”侯远军认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语文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特别是要适应新时代。“新课改的力度非常大,很多理念都是颠覆式的,它需要我们去否定或者说重新反思以前的观点和做法。”侯远军表示语文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拥抱新课改,做到与时俱进。“在研究中得到一种乐趣,那你越教就越有一种成就感。”侯远军谈到语文教师要积极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地学习、不停地调整,找到适应每一届不同学生的教法,不能成为复读机。

“加强实践,主动把握机会积极锻炼自己”

针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如何在本科期间锻炼自己的教师技能”这一问题,侯远军认为一定要主动把握好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实践将学生内涵式的学科专业素养与外在的口语表达、教学姿态等结合起来,有助于师范生所学知识向教师技能的转化。侯远军表示,本科期间师范生抓紧时间进行锻炼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谈到现阶段在安徽师大九天的小学期教学体验,侯远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为同学们的进步感到惊讶,同学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侯远军激励师范生积极锻炼自己,珍惜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侯远军为安徽师大学子写下寄语 (安徽师范大学 黄茹 提供)

在采访的最后,侯远军为未来走上语文教师这一岗位的青年人留下一句勉励的话语:“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这是侯远军自己一直践行的教育理念,也是对广大师范生的诚挚祝愿。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李慧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慧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