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日光明,喜趁东风觅纸鸢。迎着骄阳,循一道竹香,踏着文化的足迹,7月20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解码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实践调研团前往潍坊风筝非遗艺术传承人王永训先生的工作室参观并对其进行采访。
木门洞开真方现,一坊尽藏筝与鸢
——初见风筝作坊
“飞鸢传遗真情,天成放飞梦想。”木门缓缓拉开,丹青熏染的竹香扑面而来,青砖墙上悬挂着我们不惜跨越千里,前来寻觅的“古老符号”——风筝。王永训先生介绍道,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寒国,也就是如今的潍坊,数千年来一直在潍坊生根发芽,是一张土生土长的潍坊名片。传统手工风筝的制作工艺十分精巧,包括扎,糊,绘,放等多道工序。而王永训先生的手工作坊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筝手工作坊,也一直坚持着传统工艺流程,致力于创造纯手工精品风筝。
图 王永训老师为团队成员介绍风筝的扎制工艺
初愿早发怀梦久,时光荏苒心犹然
——王永训与风筝的不解之缘
回想起幼年经历,王永训先生脸上满是幸福:“小时候不让放风筝,只能跟着大人后面捡风筝,我就常常留意风筝结构,好奇什么样的风筝才能飞的高,后来自己模仿做出可以飞起来的风筝,别提有多开心了。”从那时起,孩子的内心已经放飞了一只小小的风筝。也正是这只小小的风筝,引导着他走上了传承传统风筝制作技艺的道路。而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过程中肯定会遇上很多困难,但是我就是干这个的,只有干这个的时候才比较舒适。”一份热爱,一份情怀,陪伴着王永训先生走过长路漫漫,至柳暗花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一门手艺就很了不起。”一份自豪,一份匠心,推动着王永训先生坚持登高望远、继往开来。
图 王永训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述自己与风筝的渊源
传统作骨承古韵,科学有方奏新章
——王永训的创新之路
破丝为竹,编丝为骨,糊纸为翼,描染赋灵......这一系列繁琐精细的手工制作正是潍坊风筝的灵魂所在,王永训先生强调,传统的工艺工序对于一只真正的非遗手工风筝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完整的工艺打造出来的风筝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非遗作品,纯机器生产风筝的制作方式总像是失了魂,缺少一份灵性。这番理论并不意味着王永训先生是个因循守旧之人。恰恰相反,他在坚持传承传统工艺工序的同时,选择了接纳科学理论,不断创新。由于早年学习过机械相关原理,王永训将现代机械技术与风筝相结合,打造出声光电一体风筝,动态机械风筝等创新型风筝,非遗不止步于传承,秉承着这个理念,王永训先生从未停止探索对非遗的创新,希望通过与现代元素和科技技术结合,再现郑板桥笔下的“纸花如雪满天飞”之景。2016年,神舟十一号更带着他亲手制作的纸鸢飞向太空,圆了祖祖辈辈寄托在纸鸢上的飞天之梦。
图 团队成员与王永训老师进行交流学习
千载传承出匠心,百年赓续青年志
——青年寄语
“时代不同,行业可能有所区别,但是只要认真,下功夫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王永训先生表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内心充满喧嚣,他提议青年人多走出家门,踏出舒适圈,去体验生活,多尝试各个领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后专心做好。就像自己做风筝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年轻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势必要沉得下心,才能做踏实手中的事。
千年历史传承的,远不止风筝技艺本身,那种“集中一点,登峰造极”的匠心精神,早已悄然融入中华文化的血液里,在王永训先生身上流淌,外显在他扎制的风筝中,传递到各位青年的心里,生生不息!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解码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实践团队 作者:文/李翔宇 · 图/郭宗灵 罗怡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左晴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