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怀揣自儿时开始的对风筝文化的憧憬,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解码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实践团于7月20日至21日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开展调研活动。

鸢作扶摇同风起,一城盛名随筝飞

——访杨家埠风筝博物馆

风筝都潍坊誉满全球,杨家埠更是都中之都,山东潍坊素有“世界风筝之都”的美称,而“世界风筝看潍坊,潍坊风筝看杨家埠。”作为传统风筝之乡,杨家埠风筝继承了古代风筝的完整技艺,辅以现代机械技术的加持,历经千年风雨,仍立于传统风筝之巅。

7月20日,实践团来到杨家埠风筝博物馆参观。初入展厅,一只长达30米的龙头风筝赫然立于头顶,欲扶摇蓝天,气势恢宏,蔚为壮观,数十只风筝映入眼帘,大有“赛人全仗丹青力,放作天边五色云”般的争奇斗艳之势,共分为风筝展厅,风筝历史,制作工艺,国际交流四个展区。


图 团队成员参观风筝博物馆

回顾风筝历史,相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汉朝出现纸以后,逐渐开始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十国时,又在纸鸢上系上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因此称为风筝。

破竹为丝,编丝成骨,糊纸作翼,描染赋灵...一连串的繁琐复杂制成了风筝的精巧,在这段工艺中,杨家埠风筝博采京津冀鲁画技之长,在绘制中融入年画,俗称“飞在天上的叫风筝,挂在门上的叫年画。”又以其“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鱼虫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风筝体系,巍然屹立在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之林。

“银线牵来天下客,纸鸢送去四海情。”杨家埠风筝闻名海内外,多次作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吸引了诸多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以细丝串连五大洲情谊,放飞和平理想。

经济随风起,多有筝业功

——访王家庄子村

一年可生产8000万只风筝,年产值高达2亿元,中国最大的风筝制作村——王家庄子村,通过现代工业技术,供应了市场上70%的风筝。7月21日,实践团来到王家庄子村探索这条风筝创收路。通过风筝,王家庄子村还实现了脱贫致富,“我们村没有闲人,上至八十岁老太,下至三岁小孩,都能做风筝。”村书记说道,全村4000人,从事风筝的就有2000多人,共创办风筝制作厂50余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风筝村”。

“我们生产的只是现代风筝,传承还是得看传承人,但是我们也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扩大风筝的影响力”村书记介绍了现代风筝和传统风筝的区别,并指出了现代工艺与传统传承并存的风筝发展模式的优势。

不负传统,纸鸢寄予着匠人们独具一格的艺术情怀;拥抱未来,风筝需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传统与与现代风筝齐飞,创新与保护并行不悖,风筝这张古老的名片,正慢慢褪去锈斑,闪亮在世界文化之林...


图 团队成员放飞风筝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学院”解码非遗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实践团队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文/李翔宇 · 图/郭宗灵 罗怡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左晴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