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为了深入了解瑶族刺绣(以下简称瑶绣),更好地探索瑶绣起源及发展历程,进一步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略手工艺者的大匠精神,积极践行服饰文化带动瑶绣文化,瑶族刺绣文化促进服饰文化相结合的行动。因此广东科技学院赴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承非遗印记”实践团前往“连南瑶族自治县醉美瑶绣坊”跟随瑶绣非遗传承人房春花学习瑶绣相关知识,并动手实践操作如何刺绣,以更好把实践成果创新性转化,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瑶族刺绣于2009年10月,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瑶族妇女特有的一门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瑶绣通常以大红或深红的绒线为主调,图案纹样多以几何形为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瑶族刺绣主要是用麻布、棉布作为底料,使用黑色、白色、红色、蓝色、黄色、紫色绒线作为刺绣的材料,再使用三寸绣花针来绣出图案。瑶绣纹样图案是多样的,有马头纹、蜘蛛纹、波浪纹等,而瑶族的刺绣图案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瑶族千百年来文明的沉淀与精华,其多样的纹样也会自行自由的组合,绣成不同的瑶族服饰,因此,瑶族的刺绣种类也相对较多,较为常见的种类有围裙、花帽、花带、头帕、伞套以及脚绑等,刺绣的过程中不需要参照物,图案可自行设计,具有创新性。
通过对刺绣简单的了解后,实践团来到了“醉美瑶绣坊”进行更详细且真实的体验。实践团队员们刚来到瑶坊时,就被瑶坊内琳琅满目的刺绣瑶服、背包、头饰等吸引。非遗传承人房春花老师亲切地招待了队员们并且为他们提供了瑶绣工具,对他们进行瑶绣教学。
实践团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房春花围桌而坐,房春花为队员们讲解瑶绣在刺绣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她说道:“瑶绣一般是从反面开始绣,一针绣完,一排一排的绣,在绣的过程中,如果技术尚不熟练,可观察着正面成图确保没有出错,反面入针,我们会有一个口诀叫‘挑三压一’,稍后我会为大家演示,而且瑶绣的几何图案较多,常见的纹路有‘鱼纹’,‘蛇纹’,‘鸡冠纹’等,图形有规律且具有整洁美,难点在于要熟悉反面图的纹路”。
在对瑶族刺绣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房春花老师就让队员们亲自动手尝试绣较为简单的图案,并在队员们身边悉心指导,给队员们答疑解惑。教学过程中,队员们紧跟老师步伐,一针一线进行刺绣学习,同时也在传承人房春花老师口中了解到,在刺绣时会先纹马头纹等图案,后纹边框的装饰,如小花等。拿裙子来说,在落针时,要知道起针处一般为裙头,落针处一般为裙尾。通过一个多小时后实战以及房春花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都慢慢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刺绣的纹路,有几位较为突出的学子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大家都激情满满,想要做出更加好看的绣品,得到传承人的表扬。为了制作出精美的产品,队员们都加快速度,快中求稳,很快都将一件件精美的绣品制作完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体验才能感受刺绣带来的独特魅力。队员们从最简单蛇形图案开始,紧跟传承人的动作要领,一针一线开始做属于自己的刺绣。传承人也积极鼓励实践团队员们去宣传刺绣文化,当今瑶族刺绣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传承问题,传承人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刺绣的研究与传承中,希望世人都能学习并发扬刺绣文化。
瑶族刺绣就像是瑶族的“无字天书”,细密的针脚间记录着他们世代的文化。瑶族瑶绣文化是瑶族文化中的瑰宝,是瑶族文化的灵魂。现在瑶绣的辉煌离不开老一辈手艺人的努力,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成为年轻一辈的重任。为了大力挖掘、传承和弘扬瑶族文化,当代大学生要做真正在行动,感受到其魅力所在,探索其中的深奥,实践团队员们也积极投身到了实践中,亲身体验瑶绣的刺绣过程,活态的宣传瑶绣文化,创新发展瑶绣文化,真正做到促非遗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 作者:吴金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金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