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银杏信笺上的定理

清华大学 贺剑
2025-08-12 22:24 阅读 3.9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十月的风裹着桂香漫过三教的飞檐时,我抱着一摞草稿纸穿过银杏道。风掀起米白帆布包的边角,露出半本边角起毛的《实变函数讲义》——封皮上的钢笔字被雨水洇开,像谁在雨夜里写过未寄出的信。

图书馆三层的老位置总浮着松木香。我刚把帆布包搭在椅背上,前座的男生便转过脸来,白衬衫袖口松卷着,腕间系着根褪色的蓝线绳:"同学,你昨天借的《拓扑学引论》看完了吗?"

"看了一半。"我将草稿纸铺展在桌面,上面爬满邻域、开集、闭包的推导,字迹从晨雾里的潦草到暮色中的工整,像一条慢慢舒展的藤蔓,"只是张老师的实变函数课上,有处推导卡了整宿。"

他凑过来时带起一阵雪松香,是图书馆里常见的熏香。指尖点在我写的"可数稠密性"那行字上:"可是为'有理数在实数中稠密'的证明?"他从帆布袋里摸出颗桂花糖,糖纸印着褪色的月兔,"不必盯着形式化的ε-δ语言,你看——"他抬眼望向窗外,"食堂窗口前永远排着队的人,就像有理数填满了实数的空隙。"

我望着他睫毛上跳动的夕阳,忽然笑了。这男生总爱把抽象的定理揉进生活褶皱里:讲紧致性时,他说像我们常坐的石凳,任凭秋风吹落多少银杏,总有人带着保温杯来坐;讲完备性时,他又说像深夜的自习室,灯灭了又开,总有人带着疑问来寻答案。

"但张老师说,实变函数是把数学从直觉的云絮里拽回严格的岩石。"我捏着桂花糖,糖纸在指缝里发出细碎的响,"昨天作业里那道题,证明勒贝格测度下单点集的测度为零。我写了七页草稿纸,最后发现自己在用同一块石头砸同一堵墙。"

他抽走我的草稿本,铅笔尖在"对于任意ε>0,取区间覆盖该点"那行停住:"你看,这里不需要具体构造区间,而是要抓住'任意小'的本质。"他在纸角画了朵极小的银杏,"就像你晨跑时看见的第一片落叶,不管多小,它都是一片完整的秋。"

窗外的银杏叶正扑簌簌落着,将他的侧影染成蜜色。我忽然想起开学时在新生讲座上,老教授说的话:"数学系的浪漫,藏在草稿纸的褶皱里。"那时我望着台上白发先生,觉得他说的浪漫太遥远,不过是符号与公式的游戏。直到此刻,看着他的铅笔在纸上勾出星轨般的痕迹,我忽然懂了——那些被橡皮擦到发毛的字迹,那些反复修改的推导,那些在深夜台灯下突然亮起的灵感,原是数学写给世界的情书。

"对了,"他将《微分拓扑》轻轻推回我面前,书脊处夹着片干枯的银杏,"下周系里的几何拓扑讨论班,张老师让我提醒你做报告。题目是《流形上的度量》,我帮你整理了几篇论文……"

他的声音被翻书声揉碎,我低头看向重新铺开的草稿纸。刚才卡住的证明步骤不知何时已写满,字迹从生涩到流畅,像溪流漫过卵石。风掀起纸页,上面有我晨读时写的批注:"数学不是冰冷的定理,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另一种方言。"

暮色漫进窗户时,我去还桂花糖纸。自动贩卖机前的镜子里,我看见自己眼睛里有细碎的光——那是草稿纸反射的灯光,是数学系学生特有的,藏在公式背后的,星星的光。

回宿舍的路上,银杏叶叠着银杏叶,像被风翻乱的旧诗稿,金箔似的落了满地。我摸出书包里的《实变函数讲义》,书脊处的折痕里,不知何时夹着张泛黄的便签,字迹陌生却温暖:"姑娘,别被严格的定义困住。数学是河,定理是卵石,而你在潺潺水流里,终会摸到属于自己的那枚月光。"

月光漫过银杏道的路灯,把便签上的字照得发亮。我忽然明白,数学于我从来不是冰冷的公式,是学长递来的桂花糖,是老教授讲座时的目光,是旧书里夹着的秋,是所有被认真对待的瞬间,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成的,属于数学系的浪漫。

风又起时,一片银杏叶落在我摊开的草稿纸上,恰好盖在"无限与有限"那行字上。我轻轻拾起它,听见远处传来晚课铃,清清脆脆的,像极了开学那天,老教授走上讲台时,粉笔划过黑板的,第一声轻响——那是数学写给世界的,最温柔的序章。

+ 投诉举报
128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