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安徽农业大学师生三下乡—体验豆乡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情

安徽农业大学 郑家妮 李欣阳
2024-07-18 00:02 阅读 7.6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7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学生组成的三下乡团队,由王野全老师全程陪同指导一系列活动,深入寿县八公山,以“感受豆乡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情”为主题来到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和豆腐村,深入了解豆腐的来源、发展和制作过程,感受豆腐文化和传统工艺。

豆腐营养丰富,有“植物肉”美称。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是一种地方传统小吃,是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国菜”之安徽十大经典名菜。起源于安徽淮南地区,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除豆腐外,还有一系列豆制品,深受群众欢迎。为带动镇域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乡村蓬勃振兴,八公山镇也利用这一特色充分发展豆腐产业,为淮南市和八公山人民创造发展机遇,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参观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

上午两点二十分,三下乡团队来到八公山乡政府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接相关事宜。上午两点四十分,由政府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来到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由公司的豆腐文化馆讲解员刘静女士为团队详细讲解了豆腐的起源、发展。了解到豆腐的做法始于淮南王刘安。刘安建都于寿春(今寿县),方士数千人,较出名的有八人,号称“八公”,所以又称“八公山豆腐”。

图为三下乡团队成员使用石磨的过程  徐悦萌  摄

同时还了解了豆腐的一种简单的制作过程。通常大豆需要经过筛选、清洗、浸泡、点卤、压榨成型。但内酯豆腐的制作较为简便,通过内酯豆腐制作的实践操作,团队深刻了解到了豆腐的制作过程。虽然只是简单的实践,但是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大的工具就要消耗更多的人力,也让团队了解到了制作豆腐的不易。

图为三下乡团队制作内酯豆腐的过程  徐悦萌  摄

团队还参观了像腐乳、豆干、腐皮等一系列的豆制品,可以感受到想要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靠一种物质,要通过实践创新出多种多样的产品,使物资丰富,才能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

图为三下乡团队在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展馆的合影  徐悦萌  摄

二、到达豆腐村,参观黄家豆腐坊

下午四点团队到达豆腐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黄家豆腐坊。观看了黄中宝师傅煮浆的过程,了解到这是一家百年老店,黄中宝师傅是家中做豆腐的第三代传人。每天都是手工做豆腐,销往周边饭店。

图为黄中宝在家中制作豆腐的过程  徐悦萌  摄

在豆腐村团队也看到很多家门口上都挂着有关豆制品的牌匾,豆制品的制作、销售,已经成为了豆腐村人们的一种收入来源。政府也在为这一传统工艺铺砖加瓦,完善豆腐的制作、销售产业链,让豆制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效益。

图为三下乡团队于豆腐发祥地的合影  徐悦萌  摄

此次参观学习,让团队成员对豆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成员对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关注度。也将这份热情保持下去,像豆腐一样纯洁无瑕,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 投诉举报
28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