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跨越孤独的心桥:探索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贵州大学 王楚婷
2024-08-22 09:06 阅读 2.1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在2024年7月,我有幸加入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前往瓮安县江口坝社区与当地的留守儿童共度了难忘的一周。我们组织了昆虫讲堂、昆虫采集和标本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时,我们向孩子们赠送了纪念品,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令人意外的是,分别一个月后,我和其他队员频繁接到孩子们的来电,这引发了我对留守儿童情感需求及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深入思考。

图为指导老师、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合影

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通常表现为对父母陪伴的深切渴望和对稳定情感依托的需求。根据中华儿慈会的研究,父母的缺席不仅导致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还可能引发留守儿童的焦虑、自卑等消极情感体验。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例如,留守经历可能使儿童形成内向、胆小等性格特点,以及在社交技能上的障碍。

此外,情感空缺还可能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果。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这些儿童在学业上可能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鼓励,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生理心理教育、昆虫知识科普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知识和关怀。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们的孤独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进行绘制昆虫活动

然而,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频繁打电话的现象,反映出他们对持续关怀和陪伴的强烈需求。这种情感依赖揭示了短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满足留守儿童长期情感需求方面的局限性。

面对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父母和替代抚养人应增强情感支持意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定期的情感交流。学校和社会应提供长期、稳定的心理辅导和关爱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持续性和深度,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回访等方式,与留守儿童保持长期联系,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

图为结束之际因不舍而落泪的小朋友

在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情感的陪伴者。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刻感悟,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并反思了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帮助。

留守儿童的情感空缺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长期关注的复杂社会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我们希望能够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更加温馨、更加稳定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关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 投诉举报
680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