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拿起手术刀,站上手术台,医者便横贯于命运的长河感受生机的涌动。杏林从医十五载,在党旗光辉照耀下,孔繁昌一直在思索还能够为党和人民做些什么。
于是他坚守在基层队伍的战线上兢兢业业、忙碌于临床一线,努力创新实现技术迭代;挖掘培养新生代医护力量,将白求恩精神与党员的责任担当大旗赓续相传,始终按照党的要求,去履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职责使命。
人物介绍
孔繁昌同志,共产党员,1985年5月出生于中医世家,家谱为孔子第七十四代,是孔氏脉管炎第三代传人,传承了孔氏家族的良好家风和家教。
2009年参加工作,现任保定脉管炎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周围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并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疮疡专业委员会常委,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席之地。
参与研究的省级计划科研课题《破栓复脉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荣获省部级二等奖,组织设计科研课题《清毒通脉方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和专业学术论文集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周围血管病、血管外科专业学术交流。
于世代传承的土壤中绽放创新之花
孔繁昌院长自幼便饱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孔院长的爷爷在从事中医临床的五十年时间里,始终坚持以一颗仁心对待每位患者,再加上幼年时,他又常到爷爷和父亲工作的医院中玩耍,耳濡目染,也许是从那时起,又或是更早些的时候,长辈们大医精诚的风采以及病人痊愈后感激涕零的画面就在孔繁昌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种子。
可以说,正是爷爷和父亲的这种模范精神激励着他,让他能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选择将医学事业作为自己此生的研究方向。
至此,孔繁昌正式开启了学医生涯的十余载求学之路:本科毕业后又选择持续深造学习,同时奔赴京、沪进修,积累临床经验,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又努力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实操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在刻苦钻研与不间断的尝试及创新下,孔繁昌成功拓展了中西医结合加介入手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新方法,弥补了单方法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空白,参与研究省级计划科研课题《破栓复脉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并荣获省部级二等奖,研究成果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肯定和赞誉。
在漫长职业生涯中用真诚叩开患者心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孔院长参加工作至今已有数十个年头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无论是最初的普通基层医护工作还是如今逐渐走向了领导岗位,他都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于他而言,鲜少有节假日的概念。
2013年的春节,家家人团圆的日子,孔院长对待医院的值班工作也没有丝毫的懈怠。凌晨接收到一名经初步诊断为血管瘤且血管即将破裂的患者,危在旦夕之际,他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手术。在这万家灯火彻夜长亮的除夕团圆夜里,医院手术室里也灯火通明,他们竭力与死神赛跑,从黑夜到日出,八个多小时,最终将患者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履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迎着朝阳,孔院长将继续奔跑在救治患者的赛道上……
获奖履历
多年来,孔院长平均每年都要做大大小小的手术近千余台,虽然业务能力不断精进,但他却能始终秉持恪守医患医风医道,切实担当有作为的原则。
2015年夏,一位来自廊坊的患者四处求医治疗无果后,几经辗转才来到孔院长就职的这家脉管炎医院。初见时该患者的脚部已经出现大面积坏死,疼痛难熬,经孔院长悉心治疗12天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后,患者却突然执意离院。在孔院长的耐心询问下才得知:患者自幼丧失双亲,膝下无儿无女,为了治病救命,辗转多家医院无人收治的他,早已负债累累,现下实在无力承担住院治病的昂贵费用。
本着治病救人的初心,孔院长几经深思熟虑,最终为患者申请到减免一部分治疗及药物费用的政策。患者本人在孔院长及医院的精心照料下,不仅健康出院,还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争做人民守护者牢筑健康堡垒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脉管炎医院虽然没有接收到奔赴一线作战的上级指示,但是新冠疫情中如何兼顾脉管病患者救治与防疫工作保障医护安全的两难抉择却成了压在孔院长心头的一块巨石。
医院外是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是风声鹤唳的疫情防控,医院内是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与全国各地前来求医的脉管病患者。
重重压力下,孔繁昌院长以身作则,带头组织防控消杀,坚持守好医院防线阻隔疫情,同时继续收治脉管病患者,决不放弃每一名患者生的希望。
疫情后期的日常防控工作中,他更是结合保定市卫健委对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健康的服务,免费向市民发放抗疫药物新冠肺炎三号。
恪守医德坚守岗位保障健康守卫生命
作为一名老党员,孔繁昌院长始终牢记着他当初在党旗下的宣誓,“我会牢牢把握党的思想,延续从医者的坚守信念,把保定脉管炎医院打造成人民至上健康的守护者,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青年感悟
在孔繁昌院长的身上我读到了大医精诚的立身情怀,品悟到了基层工作者横贯于工作生活中的共产思想。医者仁心,看似遥远宏伟的四个大字,却早已在孔院长年少亲目患者被父辈救治的触动中萌发,并于日复一日的勤恳敬业与病魔搏击中根深蒂固。“做百姓认可的医院”是孔院长采访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的直接写照。
提升人民健康素养,积极救治每一名病患是承担对党和国家的责任,也是与父辈隔着时空长河对话许下身为医者的坚定誓言。医者仁心凝党魂,悬壶济世渡众生,正是无数像孔院长一样坚守工作岗位为人民为国家奉献青春燃烧生命的优秀党员同螺丝钉一般,才打造出了我们当今严丝合缝运转的社会机器,这种精神不断引领着我们青年一辈学习成长,成为祖国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