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人民当家作主队赴渡江战役纪念馆重走红色之路

华北电力大学 张婧君
2024-08-20 17:20 阅读 5.8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深入挖掘并体验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辉煌历程,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的重要契机。2022年10月16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作为我们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标志性会议,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赋予了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在此背景下,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与深度寻访活动相结合,组织青年学生重走那些承载着国家记忆与民族精神的重大工程、重要成就、重要地标,以及探访代表性人物,是极具意义的创新举措。这不仅能让青年们直观感受到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能深刻理解这些成就背后所蕴含的奋斗精神、牺牲精神和创新精神。

从革命老区的烽火岁月,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激情燃烧,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蓬勃发展,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如科技创新园区、重大工程项目等,让青年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而渡江战役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渡江战役的结果是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对渡江胜利纪念馆一次深度寻访能够让我辈青年再次回顾那个年代,是战士们为祖国摇旗呐喊,献出鲜血的年代,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明白祖国的未来依靠我们每个人。作为新青年,我们更应担起责任,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好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向全世界传达出中国精神。勿忘历史才能继续前进,强国有我祖国才有未来。

前期我已经在网上搜寻了有关渡江胜利纪念馆的相关资料,并且观看了相关视频资料,以及之前一些参观过渡江胜利纪念馆的人的参观记录,记录下渡江胜利纪念馆中一些必须要去参观的地方,例如浮雕,京电号,就避免了到时候参观纪念馆时手足无措以及盲无目的。在确定了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开馆和闭馆时间以及参观流程后我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参观过程中,我用手机进行了拍照记录和备忘录记载。

古都南京渡江路1号,一组红色的建筑临江而立,仿佛一艘木船正欲乘风破浪,这便是渡江胜利纪念馆。1949年4月23日夜,隆隆炮火响彻夜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长江天堑解放了南京。

渡江胜利纪念馆兴建于2009年4月,为纪念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长江之滨、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已经成为南京市的一个红色地标。

渡江胜利纪念馆由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挹江门城楼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2021年7月2日,完成升级改造的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开放。

2024年7月25日,我参观了南京鼓楼区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去感受那个红色,热血,勇敢的年代。

望着渡江胜利纪念馆中的实物与图片,我的思想飘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在中华人民的头上,国民党政权腐败黑暗,剥削压迫人民,醉生梦死。人民渴望摆脱压榨,向往和平与光明。中国共产党以群众为基础,爱民,护民,为百姓的解放与国民党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广大人民群众也十分拥护共产党,给战士们送武器,送衣物,送食物,很多百姓自愿做后勤工作。所以说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有人民支持的军队是强大的军队,以人民为基础的战争是必然会胜利的,人民的支持是中国解放军胜利的源泉与取之不尽的动力。解放军战士吃苦耐劳,各级指战员冲锋陷阵,为部下将士树立楷模。战役总指挥们也以身作则,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办公。革命先辈的这些行为受到所有人包括我们这些后辈人的由衷敬仰。作为中坚力量的共产党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为了理想与抱负,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人民英雄青史颂,渡江精神新辈弘!”这次参观学习,让我重温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段血雨腥风、惊天动地的战争历史。渡江战役胜利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史上气吞山河、彪炳千秋的伟大篇章,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人民当家做主新时代的到来。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首都南京的解放,不仅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更重要的是,革命先辈用战火和鲜血铸就的渡江战役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儿女奋斗前进。

今天我们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党和人民对青年一代都给予了殷切期望。毛泽东主席曾经把青年人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是寄希望于青年的,希望青年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已经远离战争,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政权建立而付出巨大牺牲的革命烈士和战士。饮水思源,我们活在和平的年代,绝对要牢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会日益强盛。不仅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革命精神,我们也需要坚持科学文化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坚持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自身价值实现与为祖国人民服务相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统一。

在一件件展品前,大家驻足观看;在一幅幅图片前,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通过参观,大家深深体会到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使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获得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参观结束后,我深刻的体会到渡江战役的胜利昭示着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群众路线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源泉。集体重温渡江战役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既是深化学习、提高认识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考、触动心灵的过程。

同时我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努力向上,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要有革命先烈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回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历史在这里定格。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渡江胜利纪念馆犹如一艘起航的巨轮,见证红色精神在新时代劈波斩浪,而我们也应勇作新时代的渡江人,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人间正道扬帆远航!

+ 投诉举报
76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