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我有幸作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赴喀什地区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金瓜(16)村参与一场为期七天的普通话宣传活动。对于我来说,这是我初次参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我人生中首次踏足喀什这片土地,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生活的纯朴与热情,而且使我对南疆农村地区普通话推普问题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刻的认识。
夏天的风是燥热的,我的心却格外的清凉。乘坐开往喀什的长途汽车,我全程将目光投诸于窗外,好奇地凝视着那连绵的山脉和清澈的蓝天,因为这与我自幼在家乡生活的视野截然不同。在我的家乡,很难看到连绵不绝的山脉,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在河南,这是很常见的。
抵达目的地后,我的内心出现了明显的惊慌,宛如一只被突然扔进洗衣机里的袜子,翻来覆去地打着转。我猜,这不仅仅是出于对未知生活的恐慌,也可能是对团队中人际交往的不自信,就像刚上初中时,那种面对新同学的不知所措。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在与团队成员共度的那几天里,我发现他们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有趣得就像是一群小动物。他们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还让我意识到,原来聊天并不需要费劲心思去寻找话题。就算我们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对视而笑,也不会有那种和陌生人相处时的尴尬沉默。
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最为难忘,因为当天需要进行入户走访调研,而我平时非常社恐,不懂得如何和当地老百姓交流,虽然有当地村委会成员的引导和协助,我们不用担心在调研途中出现交流障碍,但我依然感到非常的紧张和不安。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尽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全神贯注的倾听村民的讲述,试图深入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放松下来,发现当地村民非常友好和热情。当地盛产伽师瓜,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了很多,我们在调研途中,几乎走一家,吃一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那种笑容让人感到心灵的纯净和生活的美好。伽师瓜的甜美,不仅滋润了我们的口腹,更拉近了我们与村民的距离。我们深入了解了伽师瓜对于他们生活的意义,它不仅是他们的经济来源,更是他们生活的寄托。他们的生活智慧和面对困境的坚韧不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不仅收集到了有价值的调研资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按照出发前的日程安排,顺利的开展工作。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对这个村子产生了好感,当地小朋友的天真无邪,村民的纯朴好客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深入了解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片土地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也逐渐参与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了他们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这份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活中的真谛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刻体会到南疆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性,与当地孩子们交流的过程让我感悟到了教育对于改变命运的关键作用。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传播了知识与希望,激发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