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喀什地区度过的这六天,对我而言,是一段难忘且充满启发的社会实践中之旅。我们的团队在这里开展了一项名为“食养计划”的健康膳食宣讲活动,这项活动的核心是改善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提高他们“智”食和“慧”吃的能力,从而预防慢性疾病,并引导大家走出饮食上的误区。
这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特殊性,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较为单一,常常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导致营养不良或不均衡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到来,正是为了通过科学的饮食教育,帮助他们构建起正确的饮食观念,培养合理膳食的习惯。
宣讲活动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习惯和存在的营养问题。在与村民的亲切交流中,我们发现多数居民的餐桌上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为主,而忽视了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种饮食习惯长期下来无疑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在提到不健康的食品有哪些时,孩子们以高涨的热情纷纷举起手回答了这个问题,甚至有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去提醒他人什么样的食品是不健康的,是对身体有害的。食品安全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生活中的不健康食品带来的危害仍然在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健康。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不健康食品的理解,我提问了几个孩子并且解答了他们的困惑。看着每一个孩子都认真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的环节,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懂得了我们的良苦用心,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大家一定会严于律己,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远离不健康的食品。
在和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后,我们大概了解到这个年纪的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对食物有着偏好和挑食的阶段,这是在他们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循序诱导之后,我们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且如何正确对待不喜欢吃的食物。我们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食品安全知识问答竞赛,不仅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对本次宣讲进行一次成果的验收。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在较高的正确率的情况下,我长舒一口气,心底满是快乐和自豪。我告诉孩子们,不能够只吃一种你想吃的,要多吃所有对自己健康有好处的食品,就像一棵树苗,你如果只是给它浇水,不给它施肥、光照,那树苗永远都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就像在座的各位一样;只有不挑食,均衡饮食,合理搭配每一餐,才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
活动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老奶奶的改变。活动初期,她对我们推广的低盐低油饮食理念持怀疑态度。但在我们的耐心解释和实际操作演示后,她开始尝试着按照我们的建议去做。活动结束时,她高兴地告诉我们,开始减少盐油后,她的高血压得到了明显控制,并且菜肴依然美味。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慢性疾病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我也认识到,改变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持续的教育和实践。
这次“食养计划”的宣讲活动,让我看到了喀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志愿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传递知识,更是点燃希望,激发他们改变生活的热情。这段经历,我将永远珍藏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