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穿越千年织艺之旅:探秘南京云锦博物馆的锦绣华章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邬浩天
2024-08-06 19:36 阅读 9.5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体验非遗文化的深刻之旅,让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丝绸华丽、工艺精湛的年代。这次参观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240号,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殿堂,是中国唯一的专业云锦博物馆,也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它不仅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织锦艺术的瑰宝。云锦,这一拥有1500多年手工织造历史的丝织品,以其独特的浮雕、镶嵌技艺,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云锦织造工艺的历史沿革。从东晋末年的起源,到宋、元时期的发展,再到明、清时期的鼎盛,云锦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清朝康乾年间,南京云锦的生产达到高峰,全城织机云集,机杼声昼夜不息,展现了云锦曾经的辉煌。然而,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云锦也逐渐失去了皇家御用贡品的地位,但其独特的工艺和文化价值却得以保留并传承至今。

在博物馆的展示区,我被云锦织造工艺的精细与复杂所震撼。大花楼织机,这个高4米、长5.6米、宽1.4米的庞然大物,由1924个部件构成,是云锦织造的核心工具。织造过程中,需要两位师傅密切配合,上方的拽花工负责控制云锦图案,下方的织手则负责控制颜色。每天工作8小时,也只能织出5-6厘米长的云锦,这就是“寸锦寸金”的由来。更令人惊叹的是,云锦织造还采用了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的技法,能将金、银、孔雀羽等珍贵材料织入锦缎中,使其金翠交辉,倍显雍容华贵。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精美的云锦作品,从明清时期的精品实物到现代复制品,每一件都让人赞叹不已。这些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巧思与智慧,更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仿佛能听到机杼之声在耳边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匠心与传承。

在仔细了解过云锦的相关知识,征求了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的同意后,我们充当起了临时讲解员,为参观游客介绍云锦的历史和编织工艺。讲解边引导游客们近距离观察,只见他们眼中闪烁着惊叹与好奇,仿佛也被这古老的技艺深深吸引。我还特别介绍了云锦织造的全过程,从设计、挑花结本、上机织造到后道整理,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特别是织造环节,需要织工与提花工密切配合,手眼并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方能织就一幅完美的云锦。这份坚持与执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随着讲解的深入,我内心的震撼也愈发强烈。云锦不仅仅是一种纺织品,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匠人精神的最好诠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亲眼见证并传播这样一门古老而精湛的技艺,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与自豪。

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传递。它让我们在快速消费的文化洪流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纯粹,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珍惜并传承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美好事物。

通过这次实践,我也收获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美;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用语言去描绘那些看似遥远却又触手可及的文化瑰宝;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敬畏与感恩,敬畏那些默默坚守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的匠人们,感恩他们为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财富。正是有了这些匠人的坚持与付出,才让我们得以在今天依然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 投诉举报
293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