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筑梦乡野”成员石节子驻村实践心得(一)

西北师范大学 董婕
2024-10-10 07:39 阅读 9.6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筑梦乡野”成员石节子驻村实践心得(一)

藏在大山里的“艺术村庄”

石节子村,位于甘肃省秦安县叶堡镇,它是隐匿于西北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落。陡峭的山壁,崎岖难行的道路,饱受干旱之苦的土地,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农民——这是我对它最初的想象。然而,当我真正踏入这个村庄,眼前的真实景象令我震撼不已。它并非传统意义上仅以农业为生的村庄,而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伴有艺术赋能的乡村文化振兴发展。

十三户人家巧妙地构成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艺术村庄”,勾勒出了这个村庄独特的基本风貌。每户人家都自然地改造成了一座美术馆,这些美术馆的名称都源自村民自己的名字。漫步在村庄中,墙壁上、道路旁,形态万千的雕塑无声地传达着石节子村人特有的艺术思想。村民们将日常生活中实践得来的思想和情感,全部倾注于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深刻地体现了“艺术村庄”的发展历程与独特脉络。慕名而来的艺术家和大学生们,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的繁荣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石节子美术馆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村庄文化的具体象征和发展典范。

“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它赫然出现在石节子艺术乡建馆最显眼的位置,仿佛是对每一个踏入这片艺术殿堂的人的昭示。而石节子村如今的发展轨迹,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石节子村盛产花椒、蜜桃等农产品,构成了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支柱。然而,与众不同的是,村民们并未因忙于生计而忽视对艺术的追求,他们在靳勒老师、胡建强老师、李保元村长的带领和全体村民的参与下,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展览活动,如别具一格的花椒艺术节等。在石节子村,生活与艺术并行不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这个村庄的独特魅力。

那么,一个村庄要想实现发展致富,究竟应该依靠种植业来推动,还是应该依赖艺术的力量?或者,这两者是否能够并驾齐驱,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呢?在为期七天的实地调研中,这个问题始终在我心头萦绕。以石节子村为例,现如今,这里的常住人口大多是老年人,而年轻人则大多选择离开村庄,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尽管石节子村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但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艺术家,他们主要是为了追求艺术而来。尽管在离开时,他们会购买一些花椒、蜜桃等当地特产,但这远远不足以成为推动村庄致富的主要动力。漫游石节子村,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大多保留了上世纪的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彰显着村庄的独特魅力。然而,从发展致富的角度来看,这也暴露了石节子村依然处于贫困状态的现实。

艺术与农业,两者皆不可偏废。石节子村应当坚定地走一条艺术与农业并重的道路,既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也不忽视经济的发展。要以艺术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同时,以农业为基石,巩固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村民们自己必须精准地把握艺术与农业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到一个稳定的支点,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不忘艺术的滋养;在投身于艺术创作的同时,也不忽视农业的根本地位,确保两者相辅相成、和谐共生。同时,这也需要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政府应当致力于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使他们能够真正地融入艺术生活之中,从而激发村民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责任感,进一步推动“艺术村庄”的繁荣发展!

供稿人:姚雪艳

指导教师:董婕

本文为作者原创且已声明版权,未取得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1476009354@qq.com + 投诉举报
4165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