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乡野”成员石节子驻村实践心得(三)
留在家乡这座“浪浪山”
“走出校园,融入村民。”在前往秦安县叶堡镇石节子艺术村的路途上,我一直在怀疑此行的目的。作为一个西北山沟沟里土生土长的孩子,我实在不觉得农村有什么好讲的。在这里干旱是常客,风沙是伴侣。农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收获却总是被自然的严苛所限制。那一片片单调的土黄色,仿佛凝固了时光,让生活的色彩也显得有些黯淡。在我的脑海中,南方总是被蒙上一层神秘而又温婉的面纱,于是在高考前,我最大的愿望便是翻越这座生我养我的“浪浪山”。
当我们一行12人在学院董婕老师的带领下几经波折真正来到这片土地时,它打破了以往十几年我对农村的认知,原来农村也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井井有条,村民们也可以在靠天吃饭的窘迫情况下追求艺术精神。他们从生活感悟中汲取思想和情感,就地取材,把对村庄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雕刻成每一件艺术作品。十三户人家,亦是十三座美术馆。一代又一代的人于此生生不息,把艺术深耕于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之中。感叹之余,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怎样一个引领者能够带动全体村民走上艺术乡建的道路,他为什么不去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寻求发展?要知道,在坚守了几十年传统生活方式的农民心中,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如何让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对于艺术品,那只是他们生活之外的陌生领域,是曲高和寡的雅物,很难引起内心的共鸣与认可。
村长李保元说:“在以前的几十年里,大多数村民最远只去过天水市区,连咱们的省会城市兰州都没有去过,但自从靳勒老师参加工作有了能力以后,自费带着村里人去了德国、各大展会参加了,村民们都长了见识,村里多数人都跟随靳勒老师的脚步看了外面的世界。”或许这就是答案,靳勒老师在石节子艺术乡建的过程中,没有空喊口号,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做到了实质性的为村民服务,让村民们放下戒备,自愿去探索发展艺术乡建的道路。虽然这位引领者已经离世,但他带给村庄和村民的改变却如那一盏明灯一般,持续照亮着家乡的发展之路。如今,村里成功地建设了共享小院,新型经济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艺术和靳勒老师的故事吸引而来,村民们的经济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依赖花椒、桃子等传统农作物的销售,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靠天吃饭的观念,亦极大地提升了村民们的精神境界。他们由一开始的害羞腼腆,不敢和陌生人交流,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热情。
“浪浪山”不高,却困住了很多人。有些人竭尽一生都在追求离开大山,去追寻外面繁华的世界。大山,或许曾是束缚的枷锁,但也是孕育梦想的摇篮。靳勒老师或许也尝试过逃离贫穷、干渴、落后的故乡,但他最终还是留在了家乡,用心陪伴着父母和乡亲 ,用艺术的方式改变村庄。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回馈养育他的土地,让大山不再是阻隔,连接期盼与未来,反哺家乡。
石节子村,是心灵的栖息地。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拍摄者,我用镜头丈量石节子,踏入与自然交融的展馆中,感受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所散发的质朴与宁静。 在这里,我感受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体会独特的乡野艺术,努力地用镜头去捕捉孩子们的笑声、老人们的皱纹、田野的农作物。我将带着这份珍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前行,争取将来用镜头记录下更多关于这一小小山村的故事。
供稿人:付彤彤
指导教师: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