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响应国家强化基层安全生产与民生保障号召,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2025年8月27日,“青矜筑梦 擎炬前行”基层服务实践团聚焦建筑行业高风险作业痛点,于石家庄深泽县中国十七冶建筑工地开展“工地安全宣导,筑牢防护基石”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该活动以“政策解读、技能实训、物资保障”三维服务模式,为200余名一线产业工人打造全方位安全守护屏障,推动安全理念与权益保障在基层施工场景深度落地。
采访时间:2025 年 8 月 27 日
采访地点:石家庄深泽县中国十七冶建筑工地会议室
采访对象:中国十七冶项目部长李同旺
采访人:“青矜筑梦 擎炬前行” 基层服务实践团成员
实践团成员:您好!今天咱们工地开展了 “工地安全宣导,筑牢防护基石” 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涵盖了防暑安全服务、急救技能实训、火灾逃生演练和权益物资保障等内容,为 200 余名一线产业工人提供了全方位安全守护。活动刚结束,想先请您谈谈对这次活动整体的感受?
李同旺:整体感受非常好,这次活动完全超出了我们预期。以往工地也开展过不少安全培训,但大多存在 “形式化、碎片化” 的问题,工人们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不理想。而这次实践团带来的服务,从科学防暑讲解、急救技能实操,到火灾逃生演练和权益解读,每一项都精准踩在了工人的需求点上。就拿防暑安全服务来说,他们用动态交互展板还原中暑场景,还分发定制防暑药包,一对一指导用药,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工人们更容易接受,也真正把安全知识学到了心里。
实践团成员:您提到活动精准匹配工人需求,那在您看来,这次活动中哪些环节对提升工地安全管理水平帮助最大?
李同旺:我觉得急救技能实训和权益物资保障这两个环节尤为关键。急救技能实训引入了高仿真心肺复苏模拟人,通过 “理论精讲 + 标准示范 + 分组实操” 的流程,让每个工人都能独立完成规范急救操作。建筑行业意外风险高,工人掌握急救技能,在突发情况时能争取黄金抢救时间,这不仅是对工人生命安全的保障,也为工地安全管理加上了一道重要防线。
权益物资保障方面也很亮眼,实践团结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 “条文拆解 + 案例分析” 的方式解读高温补贴政策,还捐赠了安全知识宝典和应急急救包。这不仅让工人清楚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为工地安全管理提供了物资支持,推动了我们的安全管理从 “粗放式” 向 “精细化、专业化” 升级。
实践团成员:您全程参与了活动组织,从安全管理执行层面来看,这次活动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李同旺:最大的经验就是 “沉浸式” 和 “实用性”。这次火灾逃生演练,他们打造了高度还原工地的场景,用专业烟雾发生器营造浓烟环境,还在关键位置引导,仅用 3 分 20 秒就完成 200 多人疏散,这种沉浸式演练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工人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另外,实践团的服务很注重实用性,无论是防暑药包的分发,还是急救包的捐赠,都是工人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而且他们在解读政策时,还结合了工人关心的 “高温作业时长上限”“补贴与工资发放区别” 等问题,让工人听得懂、用得上,这种 “需求导向” 的服务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在后续安全管理中借鉴。
实践团成员:听说双方就长效合作达成了共识,能具体谈谈未来的合作规划吗?
李同旺:是的,我们已经初步约定,要把这次活动内容转化为 “季度安全培训模块”,纳入工地日常管理体系。比如每季度开展一次类似的急救技能复训、火灾逃生演练,确保工人的安全技能不生疏。同时,我们还计划联合实践团开发针对建筑行业的安全服务标准,从培训内容、流程到物资保障,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案,争取在区域内推广,为更多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这次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团队的专业力量。未来我们希望和 “青矜筑梦 擎炬前行” 基层服务实践团保持长期联动,让他们的专业服务常态化扎根工地,针对不同季节的施工风险,定制专属安全培训,持续为工人赋能,真正筑牢工地安全防护基石,推动建筑行业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
实践团成员:非常感谢二位的分享,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工地安全管理会再上新台阶,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深度合作!(撰文:王藤瑶)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