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至21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齐韵鲁乡”实践团八名成员奔赴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前辛村,开启了一场以“艺术+科技”赋能乡村的实践之旅。七日足迹,他们以青春之笔描摹振兴画卷,在躬身实践中感知乡土脉搏。

墙绘添彩,艺术点亮乡村底色

实践伊始,团队便与前辛村刘书记会面,深入调研村情村貌。随后三天,画笔成为他们触摸乡村的媒介。8月16日,炙热的阳光下,队员们胳膊一抬一擦便继续细细勾勒出麦穗、柳枝的轮廓;8月17日,蒙蒙的雨水中,队员们有条不紊地为山石瀑布上色。晴雨交替的天气考验着队员们的毅力,但风雨骄阳未能阻挡艺术落笔的坚定——麦穗寓意丰收希望,标语传递文明新风,渔翁于水上怡然自得,苍劲迎客松立于白墙,更显村庄开放包容的胸怀。实践团还邀请专业国画老师前来指点一二,在专业国画老师指导下,一幅幅饱含深情与意趣的墙绘渐次成型,为古朴村落注入鲜活的文化气息。前辛村党支部刘书记驻足画前,眼中满是欣喜与肯定:“这些画,画出了我们村的精气神!”

云端筑桥,科技赋能品牌升温

8月19日,“直播助农”成为实践亮点。刘书记热情开放了村里的专业直播间,为实践团提供了专业平台。成员们迅速架设设备,化身“青春主播”,在镜头前热情洋溢、生动细致地推介前辛村的特色农产品——香脆的藜麦锅巴、香甜无农药的红宝石玉米、营养丰富的藜麦月饼以及鲜美的羊肚菌。团队成员们配合默契,讲解精彩纷呈。科技赋能的直播新形式有效提升了村庄特色产品的线上曝光度。直播间粉丝增长过百,前辛村的知名度与产品美誉度在云端实现了有效传播与提升。这场充满青春活力的直播,不仅探索了助农新路径,也让成员们切身感受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8月20日,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捕捉前辛村的蓬勃生机。在玉米地旁,于羊肚菌大棚外(虽值养地期未能入内),成员们精心构思,或科普介绍,或创意演绎,拍摄了详实的农产品推介视频与趣味“剧情版”短片。无人机盘旋升空,以俯瞰视角记录下沃野平畴的壮美。每一次取景、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团队的协作匠心,力求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前辛村,让更多人直观感受这样一个朴实而动人的村庄,以科技赋能村庄品牌升温。

对话先锋,感悟基层奋斗力量

收官之日,与刘书记的深度访谈成为实践的点睛之笔。书记语气温和,谈起村庄发展与村民生活的点滴却字字铿锵,如数家珍。在实践团实践的这七天里,刘书记公务繁忙,外出奔波,但对实践团的工作都全力支持,态度亲切,动作利落。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每一份村庄蝶变成绩单背后,都凝结着无数基层党员日复一日的奔走、实干与坚守。“唯有真正俯下身去,把心贴近泥土,才能读懂乡村,服务乡村。”一位队员在访谈后感慨道。

七日光阴,齐韵鲁乡实践团以墙绘为村庄增色,用直播为产业引流,借科技为传播添翼,在与乡村的深度对话中触摸振兴脉动。前辛村的墙绘新颜与直播间里的青春之声,共同印证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当年轻学子将课堂所学播撒于广袤乡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青春的力量便能在阡陌间绽放最耀眼的光芒,为乡村振兴这幅壮丽长卷绘就生生不息的希望。

团队名称:齐韵鲁乡

队长姓名:段舒雯

队员:赵珈萱,付欣雨,钱和鑫,王继刚,高伟轩,李佳祁,刘钰滢

时间地点: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前辛村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4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