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 (通讯员:欧阳媛 张聪 程可)在 2025 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下,南宁理工学院学子积极响应,探寻文化瑰宝。7 月 9 日上午,青振乡野队满怀热忱地抵达兴安县灵渠博物馆,由此开启了对这座古老水利工程的深度探索之旅。

踏入灵渠博物馆,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撞了个满怀。馆内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以及生动的展示,全方位地呈现了灵渠的历史背景与建设过程。队员们在了解这段历史时,被古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创造力所震撼。他们深刻认识到,灵渠的建成绝非偶然,而是无数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为成员集体观看灵渠修缮历史(王佳杰供图)

图为兴安历史陈列(王佳杰供图)

灵渠,始建于秦代,位于广西兴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素有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的美誉。灵渠的开凿,不仅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了关键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各族人民的往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灵渠博物馆前队伍合影(王佳杰供图)

为进一步爱护维护灵渠生态环境,青振乡野队走进灵渠,通过发放环保宣传单的方式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在制止乱扔垃圾烟头等不良行为及沿路开展环境清洁实践中让天蓝地绿水清的观念深入人心,也让灵渠在彰显文化底蕴的同时绽放生态美丽,让特色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力。

图为灵渠内队伍集合宣传合影(王佳杰供图)

图为队员宣传环保理念(王佳杰供图)

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分享着自己的感悟。一位队员激动地说:“灵渠不仅仅是一项古代的‘伟大工程’,它更像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站在这座桥上,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智慧和汗水,也感受到了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青振乡野队对灵渠的探索,只是南理学子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 “三下乡” 活动中,南理学子走进乡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青春的笔触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