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大学“渔”跃乡村实践团前往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渔”跃乡村实践团召开“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暨三下乡培训会,陈敏生老师作为本队指导老师出席本次会议,会上陈敏生老师强调要把个人安全放在首位,要把为乡村解决实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实践目的,尽己所能为百姓为乡村奉献佛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图为队伍指导老师召开三下乡线上培训会议

经过前期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池塘的水质对鱼的品质和鱼的产量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技术组成员以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的鱼塘为实践对象,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钻研,终于制作出一款能实时监测水质的水体肥力监测设备,以便对鱼塘水体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帮助渔民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技术组成员在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一鱼塘向养殖户介绍水体肥力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调试;该设备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采集水质参数,如 pH 传感器测量水的酸碱度,电导率传感器检测水中溶解固体含量,温度传感器监测水温,并将结果实时显示在液晶屏上。此外,该设备还可连接无线模块,将检测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用户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查看水质情况,以便养殖户可足不出户了解鱼塘水体情况。

▲图为实践团制作的智能水体肥力监测设备

水体肥力监测设备为坝塘村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给当地村民在养殖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从靠感觉养鱼到科学养鱼,帮助当地养殖户有效降低了成本。设备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酸碱度等关键水质参数,养殖户无需频繁人工检测,可直接通过手机远程查看数据,节省大量时间与人力成本,尤其便利于老年养殖户。

同时,设备能实时预警水质异常,数据超限时通过手机自动报警,帮助渔民及时知晓缺氧、水体恶化等问题,帮助解决因处理不及时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从而达到降低养殖损失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水体肥力监测设备还能避免过量投放饲料、肥料导致的污染,助力改善水域生态,让坝塘村的青山绿水得以长存,既守护了渔业收益,又留住了乡村生态底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应用智能水体肥力监测设备采集监测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鱼塘水体参数

“渔”跃乡村实践团通过引入水体肥力监测设备,助力坝塘村养殖户实现从传统“凭经验养鱼”到“靠数据养鱼”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降低了成本。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优化设备功能,增加监测指标,提升智能化水平,并开展更多培训活动,帮助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养殖户更好地利用科技手段。同时,实践团计划将这一科技设备推广到更多具有渔业产业的乡村地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坝塘村鱼塘养殖户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霍俊铿 劳炫凯 陈俊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霍俊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