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数字素养教育走深走实,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浮山暖阳”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暑期组织开展“数字素养提升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活动。团队采用“集中实践+返乡延伸”双轨模式,深入青岛、临沂、济南、烟台、德州、菏泽、莱西、枣庄、淄博八个城市,服务对象涵盖少年儿童、老年群体、基层工作人员等多个群体,聚焦编程启蒙、技术服务、反诈宣传、办公智能化四个领域,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志愿服务,展现了“覆盖地域广、人群类型全”的实践特色。

编程启蒙润童心,数智思维助成长

7月10日,实践团在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东韩馨悦社区开展少儿数字素养实践活动。志愿者依托Scratch图形化编程平台,围绕“编程启梦·童心同行”主题,设计了“海底世界”“小猫跳房子”等趣味项目,引导孩子们在操作中理解程序逻辑,激发对科技的兴趣。网络安全教学环节则以动画演示和情景互动的形式进行,讲解了常见网络风险及个人信息保护要点,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用网意识。

在返乡延伸实践中,多位成员将编程课堂带入家乡小学。在滕州、济南、菏泽、淄博等地,志愿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图形化编程启蒙课程,通过“边讲边练”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基础算法思维、动手完成简单编程项目。课程氛围活跃,学生反馈积极,提升了信息素养,也为他们打开了探索数字世界的新窗口。

青岛站

枣庄站

维 C 行动护设备,技能普及助办公

实践团同步开展了“维C行动”数字赋能志愿服务。7月10日,团队在东韩馨悦社区为社区办公设备进行系统优化、磁盘清理与网络配置,解决部分设备运行卡顿等问题。过程中,志愿者还向工作人员讲解基础维护方法,提升了日常办公效率。

7月16日至17日,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夏熔带领“浮山暖阳”实践团11人,赴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镇政府及多个村部办公室,协助解决系统崩溃、软件故障等问题,并完成办公电脑系统升级、环境调试、网络部署等工作。同时结合日常使用需求,现场讲解电脑维护与数据安全等知识,增强了当地基层单位的办公保障能力 。

临沂站

银龄e护防诈骗,智慧助老享安全

7月11日,实践团走进金家岭街道万林养老服务中心,开展“AI反诈护航”专题宣讲。成员们结合“AI换脸”“钓鱼链接”等典型案例,以互动问答、情境模拟等形式讲解诈骗套路,手把手指导长者安装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识骗防骗意识。随后开展的“1对1”智能设备教学,从手机基础操作到功能设置,帮助老人熟悉智能设备的基本使用。

7月17日红花镇反诈宣传展开。一组成员在镇礼堂为村干部和村民开展专题讲解,另一组走村入户,通过发放资料、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反诈知识,指导村民使用防骗工具,强化识别能力。语言通俗,讲解有温度,受到了村民欢迎。

返乡实践期间,多名志愿者在德州、莱西、菏泽等地社区继续推进“银龄服务”,通过入户走访、集中授课等形式,协助老人解决设备使用难题,讲解基础信息安全知识,进一步拉近了老年人与数字生活的距离。

临沂站

智能办公进基层,技术赋能政务转型

为推动AI技术在政务办公领域的有效应用,7月19日实践团成员张家瑜在烟台市栖霞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围绕“人工智能×政务办公”主题开展专题宣讲。宣讲结合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与基层实际需求,从“汇报生成、公文处理、数据分析”三大应用体系出发,系统介绍了AI写作助手在文稿整理、内容提炼、格式校对等方面的辅助功能,演示WPS智能办公平台在日常事务中的实际操作方法,获得在场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反馈。

现场交流环节中,志愿者以“AI帮写、帮讲、帮想”为切入点,分享了AI内容生成、PPT制作、智能润色等典型办公场景,展示其在简报撰写、会议纪要处理中的高效优势,进一步拓宽了AI工具在基层政务工作的应用思路。

办公智能宣讲

此次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专业优势,通过“科技服务+公益实践”双轮驱动,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以科技之力助推乡村振兴。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浮山暖阳"实践团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数字公益服务,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在实践中淬炼专业本领,在服务中彰显青年担当。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5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