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密码,6月22日至24日,池州学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带队老师刘伟的带领下赴安徽省滁州市小岗村,开展了以“追溯改革源头,感悟振兴力量”为主题的思政研学实践活动。在行走的课堂中我们深植家国情怀,砥砺实干本领。

聆听改革故事,触摸时代脉搏

图1大包干纪念馆

6月22日下午2时,走进大包干纪念馆,团队成员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场景复原,了解到18位小岗村村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壮阔历程。队员们深刻领悟到“改革是源于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的深远意义。

追思时代楷模,汲取奋进力量

6月23日,上午8时30分,团队来到沈浩事迹纪念馆,了解沈浩同志扎根小岗、服务群众的感人事迹。从毅然放弃省城优越生活,主动请缨驻村,到带领村民修路、建学校、发展特色产业,再到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最终倒在了他挚爱的小岗村。队员们深切感悟到:小岗村的发展,既是改革精神的延续,更是党建引领的生动实践。新时代的青年,要以沈浩为榜样,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上午10时,团队前往小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严余山对实践团队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深入探讨了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图2小岗村党员活动室

对接会上,严副书记介绍了小岗村的党建治理模式: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志愿服务队,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民生服务、矛盾调解等深度融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在服务中心的便民窗口,队员们目睹了村民正在便捷地办理社保业务、咨询产业扶持政策,这一系列高效的服务举措,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党建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图3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家中

对话改革先锋,探寻时代征程

23日下午2时,实践团队前往“大包干”18位带头人关友江的家中进行访谈。老人用朴实话语讲述当年的抉择。如今关老先生已年过古稀,但谈起当年的决定,依然眼神明亮、话语铿锵。

探访产业振兴,乡村换新貌

24日,实践团队将目光投向小岗村乡村振兴的“产业密码”,先后走访了乡村旅游景点和特色产业基地。

小岗村通过复原“大包干”时期的农家院落、生产队仓库等场景,打造了“当年农家”红色旅游景点,通过讲解员介绍,“当年农家”已成为小岗村红色旅游的重景点,既传承了历史记忆,还为村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小岗村的产业园区是小岗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葡萄园里,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挂满枝头。在水蜜桃产业园,自动化滴灌系统、绿色种植技术让队员们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范” 团队成员崔欣悦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的方式为果农拓宽销售渠道。

图4水蜜桃产业园 图5葡萄产业园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小作坊到产业园,小岗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实践团队成员汪琪炜说,“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强产业’,而党建引领正是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研学满载归,青春信念坚

此次小岗之行,不仅是一堂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团队成员真切领略到党建引领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也更加明晰了青年一代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团队成员将把在小岗村学习所得与感悟所获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玉鑫、高孟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玉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