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宁夏大学青苗互助实践团走进银川市西夏区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知行课堂进社区——心理知识小课堂” 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趣味心理知识,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

精心筹备,架起知识传递桥梁

活动筹备阶段,实践团成员们深入调研社区儿童心理需求,结合儿童认知特点,打磨课程内容。从情绪认知到大脑奥秘,将专业心理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互动游戏,还准备了动画演示、趣味问答道具,力求让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这场心理知识之旅做好充足准备。

趣味开场,点燃参与热情

活动当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格外响亮。实践团成员马兰以轻松的自我介绍开启课堂,瞬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随着“情绪表情猜猜乐”互动游戏登场,课堂氛围迅速升温。屏幕上,丰富的面部表情、情绪场景依次呈现,孩子们踊跃举手,争先猜测“这是开心”“那是生气”,在趣味竞猜中,悄然开启情绪认知的大门,初步认识情绪的多样“面孔”。

图为马兰同学组织“情绪表情猜猜乐”互动游戏

知识讲解,解锁心理密码

在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中,实践团成员马兰步入知识讲解环节。借助生动动画,成员们向孩子们揭秘“大脑的神奇工作” :以形象比喻介绍神经元连接、大脑可塑性,把复杂的脑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当讲解到情绪与心理的关联时,结合生活实例,告诉孩子们“生气时大脑怎么‘反应’”“开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力量”,引导他们觉察自身情绪,理解情绪背后的心理信号。孩子们瞪大眼睛,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知识的种子在好奇心中慢慢扎根。

图为马兰同学为小朋友播放情绪管理动画视频

互动交流,深化学习感悟

知识讲解后,实践团设置了多元互动环节。“情绪分享会”上,孩子们勇敢讲述自己的情绪故事:“我考试没考好,特别难过”“我过生日收到礼物,超开心” 。实践团成员马兰认真倾听,引导他们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传授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冷静法”“积极自我暗示法” 。在问答环节,“怎么让生气的小朋友开心起来?”“大脑累了怎么办?”等问题抛出后,孩子们纷纷抢答,在思维碰撞中,将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深化对心理知识的理解。

图为情绪管理互动环节

活动收尾,收获成长期许

活动接近尾声,实践团鼓励他们持续探索心理世界、关爱自身心理健康。社区工作人员对实践团的付出表示感谢,称这场活动填补了社区儿童心理科普的空白,让孩子们在趣味中收获成长。参与活动的孩子也围在实践团成员身边,不舍道别,“哥哥姐姐,下次还来给我们上课呀”,童真的话语满是认可与期待。

以行践知,赋能青春担当

此次社区心理知识小课堂,是宁夏大学青苗互助实践团践行社会服务的生动缩影。实践团成员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为社区儿童搭建心理成长的阶梯,不仅传递了心理科普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关注心理健康的种子。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实践,拓展服务形式,把知识送进更多社区、校园,以青春之力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担当篇章,让“青苗”在服务社会中茁壮成长,绽放光彩 。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宁夏大学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也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鲜活范例,期待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赋能青少年成长,绘就校社协同育人的美好画卷。(通讯员:马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2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