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彩虹行动"团队在芜湖市弋江区星望家长支援中心开展"汝窑创意手工画"美育课堂,将国家级非遗技艺转化为艺术疗愈载体,为孤独症儿童搭建感知传统文化的桥梁。
志愿者汪恒亮以"探索神秘的汝窑"开篇,向孩子们讲述汝窑的千年历史。从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独特地位,到"香灰胎""鸭蛋壳青"的工艺特色,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展现出浓厚兴趣。
手工创作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提花网、喷壶模拟汝窑开片肌理,调配"天青色"背景,拼贴经典器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控制喷壶力度、创造独特釉色等互动,逐渐打开心扉。志愿者的专业引导和耐心陪伴,让艺术成为跨越沟通障碍的纽带。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非遗传承与特殊教育相融合,通过艺术创作帮助孤独症儿童感受自我价值,实现"以艺润心"的教育理念。同时展现了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以非遗资源助力特殊群体康复服务,彰显了文化传承与公益服务的有机结合。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9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