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盛夏的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元美村,绿意盎然,阳光正好。在广州华商学院“拾艺青禾”突击队石滩镇元美村实践之旅的最后阶段,来到了实用技能与创意表达相融合的篇章。志愿者们传授守护安康的包扎技巧,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承载回忆的相框,并在庄重而温暖的氛围中,为这段共同成长的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01DIY相框—创意珍藏好时光
志愿者曾熊颖带领孩子们用马克笔绘制个性化相框。她先展示几种简笔画图案作示例,而后分发马克笔与相框。孩子们握着五彩的马克笔,在相框上画下各种可爱的图案,笔锋稚嫩却透着认真。曾熊颖巡回在孩子们身边,看着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时不时温和的俯身指导。
待相框上的墨迹干透,便到了DIY相框的最后一部,吴桂娴拿起相机,镜头对准每位孩子,清脆的快门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照片很快打印出来,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照片嵌入相框,这方小小的相框,框住了马克笔的斑斓,也收进了此刻的欢喜,成了盛满童真与成长的宝盒。
02包扎教学—安全守护初体验
实用的急救知识在元美村课堂播撒。志愿者林仕圳宣布包扎课开始,清晰演示伤口处理三步法:清洁消毒、固定敷料、缠绕包扎。他示意其他志愿者扮演“伤员”,在其模拟小臂伤口处敷上三角巾,并讲解示范缠绕技巧:“纱布从伤口下方始,每圈重叠三分之一,像系保护带。”孩子们目不转睛,有的手指跟着比划,包扎步骤在专注中渐渐清晰。
实践环节点燃热情。孩子们分组领取材料,动手操作。志愿者们巡回指导,提醒“三角巾可作敷料固定带”,并手把手纠正错误:“像绕毛线球,均匀用力。”孩子们或合作或独立,用三角巾辅助固定,调整敷料位置,“老师,这样对吗?”的询问声不时响起。在反复练习中,包扎技巧被掌握,正确处理伤口、守护安全的重要性也深入孩子们心中。
03结营仪式
时光流转,“拾艺青禾”暑期公益夏令营迎来了庄重而温暖的结营时刻。7月16日下午,元美村活动室内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真挚的情谊。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王璐老师、黄亚丽老师、袁海龙老师以及“拾艺青禾”突击队全体队员与元美村的孩子们再次欢聚,共同见证这段充实旅程的圆满结束。
表彰优秀,见证闪光
结营仪式由突击队邱旭宁主持。首先进行的是隆重的表彰环节。根据课堂累计积分,为表现优异的“学习小标兵”颁发奖品。孩子们手捧奖品,洋溢着自信笑容,台下掌声热烈。
紧接着,颁发综合考量知识、实践、协作与创意的“优秀学员”奖状。获嘉奖的小朋友依次上台,郑重接过红彤彤的奖状,这份荣誉是对其努力与进步的肯定,也寄托着美好期许。
仪式最后,王璐老师发表寄语。她回顾了与孩子们共度的学习欢乐时光,肯定了大家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和成长。她鼓励孩子们将安全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并寄语道:“希望你们保持探索热情和助人善意,像青禾一样茁壮成长,未来贡献家乡和社会!”
7月16日夕阳下,元美村结营仪式温馨落幕。孩子们手捧自制相框与奖品奖状,同突击队员们合影,灿烂笑容定格难忘夏日。一次实践,一次心手相连的传递,“拾艺青禾”突击队将实用技能与温暖回忆留在元美村,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求知与成长的种子。童心印时光,巧授护身技——这段共同旅程,终成彼此前行路上的珍贵一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璐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