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赴滁州探索中华文化的音乐和美食实践小分队"于2025年6月11日至14日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在指导老师黎娜教授的带领下,围绕"溯流而上:感受乐美味美的文化基因"主题,深入滁州文化馆、博物馆及多地特色场所,探寻当地音乐与美食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溯源文化根脉,解码"乐"与"味"的基因密码。活动伊始,团队通过图书馆、档案馆及网络数据库等多渠道,系统收集了滁州传统乐器与美食的相关资料。从定远县二胡制作工艺到天长甘露饼的百年传承,从庐剧唱腔特点到桥尾腊肉的民俗故事,团队成员细致梳理史料,绘制发展脉络图,为实地调研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滁州博物馆与文化馆,队员们通过实地观察展品陈列与聆听专业讲解,直观感受了滁州音乐与美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特别在非遗展区,凤阳花鼓的明快节奏与琅琊酥糖的制作模具相映成趣,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乐"与"味"作为文化载体的独特价值。
走访民间艺人,记录活态传承故事团队深入滁州城乡,寻访坚守传统技艺的工匠与艺人。在定远县,队员们见证了老工匠制作二胡的全过程,从选材、制筒到调音,每一步都凝聚着匠心。"这门手艺靠的是手感和耐心,年轻人愿意学的少了",老工匠的感慨让队员们更感传承之责。在滁州老街的特色美食店铺,队员们与店主、厨师深入交流,记录下琅琊酥糖"拉酥"工艺的秘诀、管坝牛肉的腌制配方。一位本地老人回忆的"全家过年做桥尾腊肉"的温馨场景,更让大家感受到美食背后的亲情与民俗温度。这些口述历史与实操技艺被团队用视频和文字详细记录,成为珍贵的文化档案。创新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为让更多人感受滁州文化魅力,团队策划了系列体验与传播活动。在文化馆现场,民间艺人的凤阳花鼓表演引得观众阵阵喝彩,而设置的乐器体验区让市民亲身感受传统音乐的乐趣。队员们还亲手参与甘露饼制作,将过程拍摄成教程视频,计划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团队负责人蔡君表示:"不仅要记录文化,更要让它'流动'起来。"目前,队员们正整理调研资料,计划撰写《滁州传统音乐与美食溯源调研报告》,并制作15分钟纪录片《滁州音味》,通过大学生网、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让滁州的"乐"与"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以实际行动助力地方文化传承。正如指导老师黎娜所说:"青年学子参与文化探索,既是学习者,更是传播者,这种双向身份让文化传承更有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韩雨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雨晴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