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5日(通讯员 谢维维)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爱不流浪,医路同行”实践团队如期抵达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莲池镇天兴桥村“老疯杨”流浪动物救助基地,一支由专业教师与学生组成的队伍带着党建初心、专业积淀与服务热忱,正式开启为期7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这里,2000余只流浪猫狗期待着温暖,周边空心村孕育着振兴希望,一场用知识温暖生命、用行动点亮乡村的实践之旅就此展开。 走进占地30亩的“老疯杨”基地,2000余只流浪猫狗的目光中,不仅有对生存的渴望,更映照出党建引领下生命与土地共生的温暖图景。从普通流浪动物救助站蜕变为“生命救助+乡村振兴”样板,基地的成长始终浸润着党的精神养分。创始人杨兴坚守“拒绝一分钱捐款”的铁律,以“自力更生”践行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基地构建起“商业养公益”生态,通过宠物粮电商、2000亩农产品种植、非遗手作、农旅项目等产业模式,让日均7000元的运营开销不再依赖捐赠,而是以“消费即公益”反哺乡村。利润被用于修缮村路、改造公厕、资助留守儿童,周边5个空心村因此重焕生机。基地负责人“大飞”感慨:“‘生命平等’的标语与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脉相承,救猫狗是守护生命,兴乡村是服务人民。”
▲图为团队赵博士为实践队员科普营养学知识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组成“移动医疗队”,每日为病弱猫狗诊疗换药。“这只狗狗体温偏高,眼睑结膜发白,可能存在贫血症状”,学生们一边细致检查,一边认真记录病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力量。针对基地老年犬、病弱犬较多的情况,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学生彭雷带领小组展开专项研究,结合鸡胸肉、南瓜、燕麦等基地现有食材,反复试验调整配方,最终研发出低盐低脂、易咀嚼消化的爱心宠物饼干,目前已分发给500余只特殊犬只,受到“毛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学生则创新开展互动活动,引导游客参与模具狗染色,带领大家设计贴合猫狗习性的窝棚,让专业服务超越温饱保障,延伸至动物福利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协助游客进行模具狗染色
为搭建生命守护与乡村振兴的桥梁,团队特邀四川农业大学赵玉梅博士开展宠物营养直播。直播中,赵玉梅博士深入浅出讲解犬猫粮成分构成、选择技巧,细致区分天然粮与处方粮的适用场景,还分享辨别劣质宠物食品的实用窍门。这场干货满满的直播累计吸引近4000人次观看,收获点赞超6.2万次,观众在评论区留言:“原来宠物吃饭有这么多学问,以后喂食更有方向了!”直播获得的打赏收入全部捐赠给基地,为流浪动物生活改善注入力量。
▲图为赵博士进行直播宣讲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以基地党员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无论是在炎热的天气下为流浪动物诊疗换药,还是在田间地头了解农产品种植情况,团队成员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他们与基地党员一起参与村路清扫、留守儿童关爱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离开基地时,团队不仅留下了实用的宠物饼干配方,更与基地党员共同栽种下象征希望的“振兴树”。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下乡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在基层实践中的价值,未来将继续扎根专业,服务社会,用青春力量书写更多“党领 + 专业 + 振兴”的精彩故事。
此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的下乡之旅,以专业实践守护生命,以智力支持助力乡村振兴,在基层沃土中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当青春力量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当党建引领与基层实践相融合,就能在下乡实践中收获成长,为生命关怀和乡村振兴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这场下乡实践不仅是一次服务之旅,更是一次成长之旅、初心之旅,为团队成员的人生道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维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维维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