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韦靖妮、苏冰兰、张琼尹)玉林师范学院“心语心声,乡伴成长”服务团副队长黄丽靖带领三位肩负班主任职责的队员——黄开富、刘倩、苏冰兰,以其躬身实践,深刻诠释了短期支教超越知识传递的深远价值。他们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以责任为犁铧,以关爱为雨露,与孩子们共同书写了一段段师生心灵相契、彼此成就的成长篇章。
▲图为服务团三位班主任的合影
黄丽靖:在矛盾中寻找平衡,以责任为解决问题的底气
作为服务团副队长,黄丽靖肩负项目全流程运作重任,从精准对接当地需求、高效统筹志愿者分工,到严谨维护课堂纪律、灵活应对应急代课,无不亲力亲为。面对团队成员间“教什么、怎么教”的理念碰撞及资源分配矛盾,她坦言高强度工作与精神持续紧绷是常态。然而,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她在承担教学效果压力、妥善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淬炼成长——她深刻领悟到“责任是解决问题的底气而非负担”,学会在复杂情境中寻求动态平衡,遇事愈发冷静从容。她更体悟到,支教的真谛在于以青春活力与新视角为孩子们开启世界之窗,以耐心陪伴助其重拾自信,那些蕴含于细微改变中的双向成长温度与力量,弥足珍贵。
▲图为服务团副队长讲述自己带领团队推进支教工作的经历
黄开富:以 “大家长”之心,收获“双向治愈”的丰盈
选择担任一班班主任,源于黄开富渴望以“大家长”身份深度参与孩子成长的初心。这份“参与感”激发了他更强烈的责任感。实践中,他深刻认识到教育远非单向灌输,耐心倾听与心灵互动至关重要,“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需敏锐关注并引导孩子们的情绪与困惑。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回应的瞬间,让他真切触摸到教学的价值与成就感。他将此历程提炼为“双向治愈”:在守护孩子们纯粹世界、点燃其探索好奇的同时,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与点滴成长,亦如清泉般温暖滋养了他的心灵,使其对这份“传递光亮”的事业倍加热爱。他更加坚定了帮助孩子们保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善良人生底色的信念。
▲图为服务团一班班主任讲述自己如何以“大家长”的身份与孩子们进行相处
刘倩:炽热七月,以耐心点燃责任之光
二班班主任刘倩,在支教中深刻感受着“炽热”的多重含义:既有七月酷暑下汗流浃背的考验,更有学生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以及团队协作迸发的澎湃动力。从初期的忐忑不安到深刻领悟班主任超越工作的深层责任,她坦言这需要极大的耐心、细致的观察和不懈的努力。这段经历让她坚信,支教不仅是知识与快乐的传递,更是点燃学生对人生意义与责任的认知火炬。她深切体会到基层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呼唤更多人的长久投入。临别之际,她深情寄语学生,愿他们将这段时光的收获内化于心,如向日葵般在各自天地里迎风绽放,永葆快乐、持续精进,勇敢自信地活出精彩未来。
▲图为服务团二班班主任讲述自己如何领悟到班主任的责任感
苏冰兰:双向生长,于细微处播撒深远种子
担任三班班主任的角色,于苏冰兰而言是一场师生“双向生长”的珍贵旅程。她主动寻求角色转变,在沟通与应变中锤炼自我,成为孩子们在陌生暑期环境中的“临时守护者”,用心呵护其安全感与归属感。课堂上,她敏锐捕捉到一位不认真听课的男生潜藏的学习潜力,也由此深刻领悟到:发掘并点燃每个孩子内在的光芒,正是教育最非凡的意义。她以“生长”精辟总结:孩子们如新苗在知识、社交与关爱中悄然拔节;而她自身则从手足无措走向从容担当,完成了从学生到守护者的蜕变。她体悟到教育的“慢”艺术——知识或会淡忘,但共度的欢笑与肯定的眼神,已在孩子心田播下柔软而深远的种子。她鼓励学生永葆求知欲与好奇心,勇敢探索世界,坚信他们终将成为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这份双向滋养的成长,正是支教最珍贵的馈赠。
▲图为服务团三班班主任讲述自己如何理解教育的“慢”艺术
副队长与三位班主任的实践与感悟,如涓涓细流汇成动人乐章,有力印证了玉林师范学院“心语心声,乡伴成长”服务团的深远意义。他们在乡村教育的一线,不仅传递了知识,更播撒了希望的火种,守护了纯真的梦想。师生间心灵的深度触碰与双向滋养,超越了时空限制,为教育公平的宏大叙事注入了温暖而坚韧的个体力量。期待这份源于乡土、触动心灵的成长故事,能激励更多力量投身乡村教育振兴的长河,共同托举起每一个乡村孩子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撰文:韦靖妮、苏冰兰、张琼尹
摄影:肖真成、黄开富、刘倩
一审:黄丽靖
二审:韦靖妮
三审:蒋康秀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韦靖妮、苏冰兰、张琼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冰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