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声调研队奔赴揭阳惠来县隆江镇,开展为期约为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聚焦 “隆江猪脚制作技艺” 这一市级非遗,队员们深入老字号后厨记录古法卤制流程,走访隆江河堤、古村古刹捕捉小镇烟火,用镜头与文字解码 “舌尖非遗” 与地方文化脉络,为隆江文旅名片注入青春注脚。
猪脚饭香入心底,江堤漫步寻诗意
7月3日,潮声调研队来到了当地颇具名气的阿许猪脚饭。一碗香气扑鼻的猪脚饭,软糯的猪脚搭配着入味的米饭,是隆江人最熟悉的味道,队员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从这寻常滋味中品味着隆江的市井风情与生活温度。傍晚走进了隆江河堤公园。微风拂过江面,夕阳映在江边。队员们沿着堤坝漫步,看两岸绿意葱茏,听江边散步的隆江人民嬉笑打闹,感受着这片水域赋予隆江的灵动与生机。
▲图为潮声调研队成员在阿许猪脚饭店面拍摄
隆江猪脚饭源自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作为“广东四大名饭” 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是潮汕美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非遗明珠”。“隆江猪脚制作技艺”于2023年被列入揭阳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秘制卤汁传承千年,以八角、桂皮、酱油等数十味香料慢火熬煮,卤香浸透每一寸肉质。老师傅们坚守“一卤、二焖、三浸”的古法技艺,让猪脚在时光中蜕变为入口即化的琥珀色美味。潮声调研队走访老字号传人,记录下这份“火候不减分毫”的匠人精神。
▲图为潮声调研队成员拍摄的阿许猪脚饭制作过程照片
阿许猪脚饭历经多代传承,对猪脚饭的钻研独具匠心——卤汁醇厚回甘,猪脚皮糯肉烂、入口即化,色若琥珀、香飘四溢,堪称"舌尖上的非遗活化石"。队员们通过实地拍摄与访谈,在「阿许猪脚饭」的灶台前,见证了老师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感受到传统美食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醇厚的魅力。不仅见证了传统卤制技艺的精妙,更深刻体会到:一碗正宗的隆江猪脚饭,承载的不仅是卤香四溢的美味,更是揭阳人世代传承的匠心与智慧。
古村探秘忆过往,古刹寻幽意悠长
▲图为潮声调研队成员拍摄的古寺外观照片
7月4日,调研队的足迹延伸至乡村与古刹。孔美村里,古旧的房屋与新修的民居相映成趣,潮声队员们在一砖一瓦、一言一行中,触摸着乡村的脉动。午后,队伍前往峰德林,这座古寺古朴庄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火气息。队员们漫步其间,感受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禅意。
追日西行捕光影,镜头定格隆江景
▲图为潮声调研队成员拍摄的隆江镇日落照片
7月5日,调研队将目光投向了隆江的日落。当夕阳的余晖洒向隆江镇,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色彩,每一刻都变幻着不同的景致。队员们架起设备,追逐着这场日落,用镜头捕捉下隆江镇在暮色中的温柔与宁静,为隆江镇宣传片积攒下最动人的画面。
▲潮声调研队与阿许猪脚饭店面合影
这一程,让潮声调研队深深感受到了隆江的多元魅力。从市井食铺到江河堤坝,从乡村村落到古寺禅韵,再到日落时分的小镇全景,每一处都承载着隆江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也将通过调研队的记录与宣传,被更多人知晓。团队将继续带着在隆江镇积累的调研成果与实践感悟,以青春热忱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助力隆江镇续写 “非遗活、烟火盛、文旅兴” 的崭新篇章,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传承与发展的热土之上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广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广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