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苏琦、余玉敏余鸿彬、李淳、程子凡)广师大“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走进河源市连平县溪山镇东水村,与东水村书记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下,东水村如何依托一湾碧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兴村之路?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既有产业兴旺的硕果,也有着对未来的深邃思考。

谈及东水村的示范企业,村支书的回答直指连平开味缘蔬菜高科技示范基地。这个由深圳帮扶引进的产业,如今已成为撬动村庄发展的关键支点,不仅是一个蔬菜基地,更是村集体与企业之间双向奔赴的生动范例。“这个产业对我们东水村是特大有利的。第一土地流转,第二就是帮助老人,创造就业岗位。”书记的话语朴实而有力。

图为东水村村支书(王冰煌 供图)

开味缘基地不仅盘活了土地,更激活了村庄的内生动力。它为村里特别是需要照顾家庭、无法远行的中老年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村庄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企业则以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就业岗位反哺乡村,共同浇灌着富民兴农的希望之花。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支书交谈(曾雅琦 供图)

立足当下,更要谋划未来。东水村的视野并未局限于现有的水产养殖和三华李、蔬菜基地。依托连平河中游的丰富水资源,一幅新的发展画卷正在酝酿。“想通过乡村绿道串联景点,打造村骑行路线。”书记描绘的蓝图,是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的升级,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呼应,也是对乡村价值的深度挖掘。乡村振兴,既需要产业的“硬支撑”,也需要文化的“软实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东水村工作人员合照(关锐斌 供图)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着产业发展的喜悦,也有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对未来发展的擘画以及对青年力量的期盼。东水村的故事,正是中国万千村庄奋力前行的生动缩影。乡村振兴的号角正召唤着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才俊,将目光投向基层,将脚步迈向乡土。“怦然兴农”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将继续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以"初生牛犊"的锐气转化为"咬定青山"的韧劲,共同携手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未来。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琦、余玉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1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