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童趣,书写时光

萤火燎原队成员们通过火眼金睛、猜字谜等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毛笔字的兴趣,以趣味互动打破传统书法教学的刻板印象。同时成员们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观察笔画特征,自然引入五大书体的讲解;亲身示范执笔方法,强调“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坐姿规范。让孩子们在 “画圆圈”、“描波浪”等控笔练习中感受笔锋流转的韵律,在“二”、“十”等简单例字中体验提按转顿的乐趣。

傩面解码·非遗探源 

傩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民间信仰与文化记忆。在湛江雷州地区,傩戏表演至今仍是年节庆典的重要活动,人们佩戴神秘的面具起舞、演绎传统剧目,表达人们对平安吉祥的愿望。

在教学环节中,老师首先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傩戏面具的独特造型。其次讲解面具设计的象征意义——凸目獠牙代表震慑邪祟的力量,红色象征勇气与吉祥,黑色则寓意公正威严。同时结合互动问答,让孩子们了解面具夸张造型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傩戏的非遗价值,还能在后续的创作中,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自己的面具设计,实现文化认知与艺术表达的结合。

童心造物·创意飞扬

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进入创作环节。萤火燎原队的成员们俯身指导,示范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面具设计中。孩子们仔细挑选着各色颜料,小心翼翼地在面具上点缀细节,为自己的面具赋予生命。在创作途中,孩子们专心致志地调整自己的作品,整个教室里充满专注而欢快的气氛。通过这样的创作体验,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的基本要领,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墨舞千年,“傩”传童心

在这段非遗传承之旅中,萤火燎原队以"墨“启智,打破书法窠臼,让孩童们在提按顿挫间触摸千年文脉;借"傩面解码"揭开古老戏剧的面纱,使夸张造型背后的文化记忆跃然眼前。萤火燎原队的成员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火种的播撒者——通过趣味互动点燃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的热情,用创意实践搭建古今对话的桥梁。当稚嫩的小手去执笔书写方正汉字,当童真的想象赋予傩戏面具新的色彩,非遗文化正以鲜活姿态扎根童心,萤火燎原队致力将传统与现代技艺融合,赋予其永恒的生命力。

供稿:萤火燎原队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淳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淳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6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