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9日讯(通讯员 徐嘉敏)2025年7月5日至14日,湛江科技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筑梦高凉实践团,在茂名高州杏花村文化驿站开展了为期10天的“从心出发,润泽童心”研学活动。二十位师生设计心理健康、文化传承、职业探索等多元主题活动,陪伴乡村儿童在欢声笑语中探索自我、收获成长,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心育为基,搭建成长“暖心桥”
活动以儿童心理健康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体验式环节。
自我认知启蒙方面,首日通过“击鼓传花”“队旗制作”等破冰游戏,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感与团队归属感;第三天“多彩的性格”“画性格彩虹”活动中,孩子们用色彩描绘自我,在分享中接纳个性差异,学会欣赏多元特质。
情绪管理培养上,第二天“踩爆烦恼气球”让孩子们释放负面情绪,“情绪百全大书”通过故事教会他们应对情绪波动;第六天“身体红绿灯”游戏引导孩子树立身体边界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能力塑造中,第八天“两人三足”“传送乒乓球”等运动项目,让孩子们在协作中培养信任与默契;第十日“积分拍卖会”通过兑换礼品,强化规则意识与付出收获的认知,孩子们举牌竞价时的专注与欢呼,成为自信成长的生动注脚。
▲图为孩子们进行“谎言传声筒”活动
文化浸润,播撒传承“种子”
实践团将传统文化融入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非遗与自然之美环节,第四天“香韵千年”中,孩子们缝制艾草香囊,聆听屈原与香囊的故事,在针线间体会古人智慧;树叶拓印活动里,他们用自然素材创作,让叶脉纹理成为文化与自然对话的纽带。
创意与传统结合方面,扭扭棒手工课上,缤纷材料在指尖变身为花朵、小兽,迸发童真创意;第九天“杏花黏土工坊”中,孩子们捏制乡土造型,将对自然的观察转化为艺术表达。
歌声里的传承环节,第四天的合唱与独唱,让童声唱响经典,使传统文化在旋律中流淌,展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承力量。
▲图为孩子们展示与植物拓染的材料
成长赋能,共绘未来“蓝图”
活动聚焦长远发展,通过职业探索、成长规划等环节,为孩子们点亮前行方向。
职业启蒙上,第七天“职业自画像”活动中,孩子们画出医生、教师等理想职业,在“人生当当铺”游戏中交换成长故事,理解不同职业的价值。
梦想表达方面,第九天“我有一个家”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家园愿景,温馨画面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第七天“绘制成长树”环节,他们以树喻己,将优势与挑战化作枝叶,锚定成长目标。
情感升华环节,结营晚会上,原创心理剧《龙眼树下的约定》演绎亲子沟通与同伴信任,孩子们在舞台上释放情感;全体大合唱《再见》时的泪水与拥抱,为十日之旅画上温暖句点。
▲图为孩子们进行“颜色大比拼”活动
童心筑梦,步履不停
十日研学中,筑梦高凉实践团以“心育+文化+成长”三维模式,为杏花村儿童打造了沉浸式成长空间。从心理疏导到文化传承,从团队协作到梦想启蒙,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留下欢乐记忆,更播下自信、坚韧与热爱的种子。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说:“我们带走的是孩子们的笑容,留下的是扎根乡土的希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乡村研学,让青春力量与童心梦想在高凉大地共绘更绚烂的图景。
▲图为筑梦高凉实践团与孩子们的结营合照
撰文|徐嘉敏
图片|陈智鹏
一审|林钰淇
二审|董华华
三审|高兴华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嘉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嘉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