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振兴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交融浪潮中,衢州开化御玺明代贡茶园以明代贡茶非遗底蕴为基,以“玺者,印也;印者,信也”为内核,在生态守护、产业创新、文化传播中走出独特路径。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拾光”暑期社会实践队一同走进御玺明代贡茶园,对其发展历程、产业创新及“茶、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感受这片承载数百年茶史之地的独特魅力,探寻明代贡茶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

抵达御玺明代贡茶园后,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全国首创的音乐多彩茶园,即通过给茶树播放音乐的方法来助力生长。走访中,队员们了解到园内配备有茶产业大脑中心、太阳能杀虫、声光防虫、四情监测等智慧化设备。还种植着银杏、桂花树等植物,利用他们的特性构建茶园生态系统,凭借独特模式与设备应用,探索生态与科技融合的茶产业路径。

随后,实践队员有幸邀请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汪洋进行访谈。在对话中,队员们了解到,御玺明代贡茶园是隶属御玺品牌旗下的核心基地,始终秉持“以茶为信”的理念,为大众提供健康茶品。自20世纪40年代进行产业改造后,茶园不断发展,如今已拥有多处基地,其中一处还被评为浙江省一类研学基地。从打造景观茶园、生产车间,到能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老白茶等多类茶品,再到以茶为载体串联周边旅游景区,御玺明代贡茶园在茶叶生产与文化传播的道路上坚定向前。

御玺明代贡茶园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生产、如何让茶文化被更多人知晓等。但茶园内部团队从未放弃过探索,而是通过坚守传统技艺、创新传播方式等方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对此,董事长汪洋深有感触:“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让茶园的发展走得更稳、更远。”在这背后,恰恰体现出“坚守初心,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御玺贡茶以手工制作为贵,面向追求品质与历史感的客群;开化龙顶则重在机械化生产,主要面向大众市场。御玺明代贡茶园则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的同步发展。“无论是手工的匠心还是机械的高效,核心都是让茶香承载文化,浸润生活。”汪洋说道。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追求,成为茶园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文化振兴是茶园发展的重要支撑,御玺明代贡茶园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御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地,以独特的茶文化为核心,不断释放文化赋能的力量。在董事长汪洋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深入感受到茶文化魅力:有御玺贡茶传承自明代工艺,全手工炒制,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彰显着匠心;更有百茶博物馆里陈列的茶叶、工艺器具等,都展示着“采、制、烹、饮”的千年智慧。

此外,御玺明代贡茶园还通过多样活动与合作让茶文化“活”起来。董事长汪洋向实践队员们分享,在世界茶日的“无我茶会”上,不少国际交流团都会来到这片茶园;各地高校团队也常常来到茶园进行调研,开展茶文化研究与推广活动,为茶园的文化传播出谋划策。针对咖啡文化的冲击,茶园则依据“人生三杯茶”的理念,利用奶茶、冷泡茶、茶饮料等新形态茶饮,吸引不少年轻群体关注到茶文化。这些举措,让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此次走进开化御玺茶园,实践队队员们沉浸式探寻了明代贡茶的传承密码,见证了古老茶韵与现代创新的交融。通过与茶企深入交流,队员们不仅触摸到贡茶文化的厚重历史,更看到传统茶业在青春视角下的创新可能,为理解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接下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拾光”暑期社会实践队将继续进行调研寻访,挖掘当地的历史故事、民俗传统。队员们将用青春脚步丈量开化底蕴,在开化这片土地留下浙师学子的热忱与担当 。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叶锦航 陈慧琳 杨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慧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0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