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10日,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暑期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以“走基层、传知识、做调研”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活动。39 名青年学子在 12 天里,依托专业优势,创新采用 “调研 + 服务 + 宣讲” 模式,以多元服务扎根社区,用专业调研回应民生,在温州街巷间留下了青春奉献的深刻足迹。
图为“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实践团合照。 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多维宣讲,知识暖流浸润社区
“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实践团围绕社区儿童成长需求,同步推出红色基因传承、成长教育引导、非遗文化浸润、健康知识普及等特色模块:红色传承模块中,通过生动的红色主题宣讲与沉浸式红色故事体验,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扎根生长,筑牢信念之基;成长教育模块以 “哪吒剧场” 为载体,首场以 “打破成见” 为切入点引导孩子领悟思维突破的力量,第二场聚焦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精神内核传递自立自强精神,用青年智慧助力儿童成长;非遗文化模块则通过策划“非遗传承・扎染漫想”沉浸式体验活动,带领孩子们感受扎染艺术魅力,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探索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的鲜活模式;健康关怀模块通过趣味科普的方式,传递饮食健康知识,助力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彰显医学人文的温度。
图为“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实践团给孩子们宣讲。 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深耕调研,聚焦智慧养老需求
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智能养老产品为提升家庭养老效率与质量注入了强劲动力,显著增强了养老的安全性与便利性。然而,要让这些智能养老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深度融入家庭生活,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阻碍。因此,了解青年与中老年群体对智能养老产品感知价值的差异,并据此对智能养老产品设计和推广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产品优化和营销策略弥合代际差异,提升智能养老产品的触达率和接受度也格外重要。
智能养老的光影里,藏着代际之间的默契与距离。实践团带着问卷走进瓯海、龙湾的寻常巷陌,听白发者谈智能手环的便捷,问青年辈对远程监护的牵挂。纸上的每一个勾划,都是对 “适老” 二字的追问:老人需要怎样的操作界面?年轻人期待何种功能延伸?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答案,正被细细梳理成数据的经纬,终将编织出更贴合生活的智慧养老图景 —— 让科技的温度,恰好暖透桑榆岁月。
图为“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实践团组织调研。 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文艺汇演,凝聚社区温情
7 月 10 日,实践团与罗西社区工作人员、儿童携手举办文艺汇演。罗西社区的舞台上,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手拉手,将红色的信仰、扎染的诗意、成长的雀跃,都融进歌声与欢笑里。各方默契配合,以精彩表演传递温暖,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积极风貌,让团结友爱的氛围弥漫社区,为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罗西社区文艺汇演。 实践团宣传组供图
征程虽落幕,初心永滚烫。当暮色漫过街巷,实践团的足迹已深深浅浅印在基层的土地上。此次实践,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文管知行,智护桑榆” 暑期社会实践团的 39 名青年学子用多场宣讲、一场文艺汇演与数百份问卷,书写着青年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医学人文精神与民生服务相结合。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为基层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林倩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倩倩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