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溯千年实践团于7月14日前往普宁长安里与果陇村实地走访并参观了当地的嵌瓷建筑。本次走访参观聚焦嵌瓷文化本身与潮汕建筑特色,是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参与。
本次走访实践团与当地嵌瓷传承人陈伟钦老师一同前往。于长安里落地下车,迎面而来的是气势恢弘的木质大门,两侧为黛青色的石雕与金色的书法装饰。陈老师简单介绍了这典型的潮汕建筑特色——重金重墨不重彩。黛青的石雕上有山林竹石,鸟兽潜藏其间;金色书法的内容有对生活美好与子孙成材的期望,亦有主人操守德行的赞颂。
抬头仰望,屋顶如墨色海浪平铺。最瞩目的还是两侧檐角上的嵌瓷工艺,两只凤凰似乎昂首栖息,又似乎振翅欲飞,鲜艳而不失庄重。
陈老师领着实践团进了院。如果说门的做工可称精巧,里面的祠堂建筑便是极尽繁复与瑰丽。正中的祠堂屋檐上是一副百鸟朝凤。凤凰于居屋檐中心,两侧其他鸟儿千姿百态的围绕凤凰,穿着盔甲拿着武器的武将威立旁边。再向两边,一边布满绽放枝头的橘红梅花,一边点缀缤纷多彩的锦簇繁花,末了墙头都稳稳的放了一盆嵌瓷仿做的插花,收束了满屋檐的姹紫嫣红。底下门上,大片金色与黑色绘制成了两位武将门神,两侧的墨色石雕画着吉祥物,有穿行林间的梅花鹿,漫步松间的仙鹤,精神抖擞的麒麟,有祈福驱邪之意。院中两侧石雕有孔子的诗书礼乐,附近的盆栽修剪得当。陈老师笑谈了古代三元及第的含义,又强调了潮汕祠堂重视内涵的传统。
酷暑炎热,不多时陈老师与主人家领着实践团进了较为荫凉的祠堂里。从侧门一踏入,面前的震撼便让人称奇。前侧依旧以金黑两色为主调,金色图案几乎绘满了整个墙面,却丝毫不减其精细与典雅。方形的金色图案在上,长椭圆形的景象绘制在下。两侧进出处,头上一片拱形的金色花纹覆盖的木制装饰,中间扇形牌匾上写着吉祥如意的二字话语。后侧则是祠堂牌位与祭拜的场所,同样以金色图案与黑色花纹结合,金色文字为辅,一派肃穆而端方的气势浑然天成。
祠堂往上望是屋脊横梁。横梁除了正中一根,都是大红色调,屋脊的颜色各有不同。正中的横梁是彩色的,依旧是多种多样的纹样彩绘在上,一片纯色间增添了一点俏皮与一份多元。
祠堂的参观不久结束了。陈老师又领着成员们走去祠堂后的民宅间。民宅的门面与正门的装饰类似,一边一个侧门,一层四扇窗户,二层一扇窗户。侧门是古铜色的,窗户带着网纱,四周有彩绘,顶上有自然图案和小遮盖的屋檐。视觉上,左右两部分的墙用花纹底的图案写着“兴”“旺”二字,屋檐下有故事墙绘和花纹彩绘,有嵌瓷做成的墙面装饰,屋檐上的嵌瓷装饰简约而依旧色彩斑澜。民宅的装饰更平和舒适,有更多的植物,更富烟火气。
长安里的参观结束,很快成员们与陈伟钦老师前往果陇村。抵达的一刹,见到的不是美丽的建筑,而是一片麦田与葱茏绿意。不似长安里的规整,这里的植物颇有野蛮生长的意味,令人心旷神怡。
往前走是一片个个檐角飞起嵌瓷的建筑群,村里的垣墙更看起来更古旧些。陈老师边走边与分享着他建设其中部分嵌瓷的回忆。有个屋顶上出现了精细而穿戴典雅华丽的人物,有成员惊叹神仙来到了门前。陈老师笑着否认。他讲道,如仙女,仙女是不赋有神格的,是上天安排降下的祥瑞,那些屋檐上便是这样的人。又偶然见到一处脱了色的嵌瓷装饰,陈老师指出,这是近年来工业化颜料的使用。从前做嵌瓷都是使用自然矿物颜料,近年来为了节约成本和增添色彩,有人便把工业颜料用在了部分装饰上,做出的嵌瓷也从而难以持久保存,令人惋惜。随着建筑参观的结束,本次走访两处典型嵌瓷景观的实践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本次普宁长安里与果陇村的实地走访,令实践团对潮汕嵌瓷文化与潮汕建筑的特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亲见陈伟钦老师引领讲解,震撼于嵌瓷工艺的精湛绝伦——无论是祠堂屋顶上振翅欲飞的凤凰、繁复的“百鸟朝凤”,还是民宅檐角简约斑斓的装饰,都堪称立体的诗篇;深入观察潮汕建筑“重金重墨不重彩”的核心特色,其黛青石雕与金漆铭文、彩绘相辅相成,既彰显华美庄重,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如吉祥寓意、道德教化与家族期许。同时,对比传统矿物颜料嵌瓷的持久与工业颜料的易褪色,叫人切身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中,坚守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与如今面临的挑战。此行深化了实践团对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价值的重视,与其保护嵌瓷传承与传统的认识,不仅是一场恢弘壮观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生动感人的文化洗礼。(撰稿:顾子墨 拍摄:於如馨)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顾子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顾子墨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