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薪火相传。2025年7月2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丝寻舟”实践队走进泉州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中心,与非遗传承人、古船模制作有限公司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共同探索传统造船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新路径。

(实践队与林配宗、黄文同、黄武同等合照)

在泉州泉港古村落内,一场连接古今的文化传承活动正在福船文化展示馆举行。“海丝寻舟”实践队与泉州市人大代表、福建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泉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代表人传承人林配宗先生开展社会实践基地签约共建仪式,多位非遗传承人、造船师傅现场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签约共建)

(授牌)

签约仪式前,“海丝寻舟”实践队深入访谈了林配宗先生。林配宗讲述黄氏家族世代传承福船技艺的感人故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的价值。”林配宗动情地说。

(调研采访与古船技艺交流)

仪式结束后,实践队指导老师洪裕荣、赵晨林老师为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福船文化的历史渊源。通过展示明代福船模型和历史文献,生动再现了这项千年技艺的发展历程。

(洪裕荣为实践队员授课)

此次合作将重点开展技艺记录、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三项工作,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让福船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从古老的造船作坊到现代的保护工程,福船技艺的传承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这种多方参与的文化保护模式,不仅守护了珍贵的海洋文化遗产,更为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队员7月1日合影)

文字 陈咏鑫 许铭骏

图片 许铭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许铭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许铭骏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3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