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蔡琪)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近日,景德镇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戎光薪火” 退役大学生士兵实践队走进景德镇市第十三中学小学部,开展“童心向军魂・艺体筑国防” 主题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操作,将爱国情怀与国防意识深植学生心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心中传承延续。
- 从 “体验” 到 “认同”:让国防教育触手可及
(图1:国旗下的思政课堂)
(图2:师生敬礼)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孩子们身姿挺拔、高举队礼,表达对祖国的崇高敬意。随后,队员们在操场上带领学生进行军体拳训练和基础队列训练,通过一招一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纪律”与“坚韧”的力量。在枪支模型讲解和包扎技能演练环节,退役大学生士兵将抽象的“国防”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知识,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受到“守护他人”的责任意识。
(图3:军事训练互动)
这种体验式、沉浸式的国防教育,让“军人”的形象从荧幕走到孩子们身边,让“爱国”的理念从书本走进孩子们的日常,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润物无声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责任担当。
- 从 “认知” 到 “信仰”:让家国情怀扎根心灵
(图4:国防知识宣讲)
在国防知识课堂中,退役大学生士兵通过教唱激昂的国防歌曲、演示规范的军礼动作,用绘本讲述小英雄守护家园的故事,还带孩子们认识国旗、国徽中蕴含的国防意义,带领学生直观感受国家国防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堂问答环节中,孩子们踊跃举手抢答,学习氛围热烈。
“我心目中的最可爱军人”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以稚嫩笔触描绘心中的“解放军叔叔”,写下“谢谢解放军保护我们”等暖心句子,用最纯真的方式表达对军人的崇敬与对国家的热爱。
(图5:绘画课堂)
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孩子们挥舞着自制的“小国旗”齐声合唱,歌声中涌动的不仅是对祖国的热爱,更是“我是中国人”的自豪与认同。此刻,家国情怀从心底流淌到行动中,从“了解”升华为“热爱”,在童年心灵中深深扎根,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精神底色。
(图6:全体师生奏唱《歌唱祖国》)
- 从 “一时” 到 “长远”:让戎光薪火代代相传
(图7:全体师生合影)
此次“三下乡”国防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校园实践,更是退役大学生士兵“退伍不褪色”使命担当的生动体现。他们将军营锤炼的意志与爱国情怀转化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养分,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国家观,实现了从“保家卫国”到“培育未来”的责任传承。
对学生而言,迷彩服的身影、军体拳的呐喊、课堂的讨论和歌声的回荡,将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种子,伴随着成长生根发芽,最终长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之树。
(图8:团队合影 )
“戎光薪火”的核心在于“薪火相传”。此次活动以创新形式打通了国防教育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实践通道,为新时代青少年国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少年强则国强,国防教育从童心抓起,就是为民族复兴筑牢根基。“戎光薪火”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校园时光,也将指引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心怀家国、勇毅前行,让爱国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蔡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琪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