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前教育学院“福佑星程,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实践队联合福州市小桔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福州市民政局、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指导,鼓楼区民政局、鼓楼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组织下,在温泉街道河东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主题为“夏日童行,乐融一夏”2025儿童成长与融合夏令营。本次夏令营聚焦心智障碍儿童群体,依托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与师资优势,在活动中帮助特殊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交、运动等方面取得进步,为社区特殊儿童打造了“家门口”的“成长加油站”。
开营仪式:携手同心,共筑成长
开营仪式上,学前教育学院与福州市小桔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签署共建协议,并授予“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王先达教授“特殊教育工作站”牌匾。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敏新为“福佑星程,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实践队授旗,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表达了认可和期待。林祥昊书记表示,学院将积极探索“教育+科技+公益”的融合教育新模式,让特殊教育走进更多家庭,让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新样板,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仪式最后,各参与方还为孩子们赠送了开营大礼包,传递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
图为学前教育学院支书记林祥昊上台致辞。黄舒琪供图
图为学前教育学院团委与福州市小桔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约仪式。黄舒琪供图
图为学院支书记林祥昊为福州市小桔灯社工中心授予牌匾 。黄舒琪供图
图为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敏新为福佑星程志愿服务队授旗 。黄舒琪供图
首日活动:多元课程,点亮夏日
在实践队员们的精心策划下,开营首日呈现“律动课堂+社交游戏+专注力训练”的立体课程体系。上午的音乐律动环节,孩子们跟随《夏天的雷雨》旋律敲击铃鼓,在节奏模仿、音乐互动中感受艺术疗愈的魅力。面对部分孩子的节奏协调困难,实践队员们运用专业技巧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融入集体。
破冰游戏环节,“认识大家”、“桃花朵朵开”等趣味活动迅速打破陌生感。当孩子们手拉手组成“小火车”穿梭场地时,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初步建立起营员间的信任联结。
下午的专注力训练“脑力大挑战”和视觉追踪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活动中,孩子们紧盯托盘上的积木、文具等物品,在记忆比拼中锻炼观察力;舒尔特方格训练则根据年龄分层设计3×3至 5×5难度,实践队员通过计时竞赛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活动结束,营员反馈效果良好。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开展律动课堂。黄舒琪供图
图为社工带领小朋友们进行破冰游戏 。黄舒琪供图
学院力量:专业赋能,融合创新
本次“福佑星程,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实践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融合体验,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精准服务。实践队针对心智障碍儿童特点,定制了包含非遗拓印、粘土手工、绘本演绎等10多项特色课程,其中《学会叠衣服》生活技能课、《夏天的雷雨》雷雨天气安全科普等内容,既贴合儿童生活需求,又融入“教育康复+社会适应”双重目标。实践队在特教专业老师指导下,把课堂所学更好融入社会实践中,更让实践队员们在服务中深化专业认同,播撒关爱特殊群体的种子。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开展律动活动《夏天的雷雨》。郑艳丹供图
未来展望:融合教育,步履不停
未来一周,实践队将继续做好特殊儿童的“成长合伙人”,陪伴孩子们在非遗文化体验中感受传统魅力,在团队协作游戏中培养社交技能,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此次“福佑星程,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是学院落实实践育人的生动体现,也是服务特殊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让实践队用爱与专业,为特殊儿童编织起温暖的成长之网,共同期待孩子们在夏令营中收获进步与欢笑,见证融合教育的美好可能!
图为实践队员《夏日同行,乐融一夏--助力儿童成长与融合夏令营活动》合照 。郑艳丹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游展颜 刘凌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游展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