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重庆万州区白羊镇清潭村的村头巷尾,活跃着一群温暖的“送医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兰花草"智慧银龄健康助老志愿服务队。他们深入乡村基层,将专业义诊嵌入乡土生活的烟火中心,刻下青春的生动印记。
图为志愿者与村民合照。朱妍樨 供图
熹微晨光,悄然唤醒沉睡的田野阡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兰花草"智慧银龄健康助老志愿服务队的健康驿站已然扎根人潮。血压、用药、按摩、视力分区明确,服务精准直达村民心坎。
护理学子化身“健康守护者”,为村民细察血压:“婆婆,饭菜淡点,药莫忘!”视力区旁,叮嘱暖人心:“大爷,戴草帽,常望远!”中医学生指尖稳落穴位:“常按这里,如添‘动力’!”每一次检测详实记录,贴心叮咛随行,专业服务流淌着青春温度。
面对慢病村民,药学志愿者“唠”成知心人:“张叔,血糖稳不?药按时吃没?”化繁为简的乡土智慧脱口而出:“吃药如种地,‘施肥’(服药)定时定量,‘庄稼’(身体)才旺!”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为乡村健康管理筑起坚实“堤坝”。
图均为志愿者为村民义诊。朱妍樨 张蓝月 供图
咨询台前,村民的疑问朴实急切:“天冷咋防病?”“腰背痛啥法子?”志愿者妙语应答:“天凉加衣裳,感冒绕道走”,“早晚小米粥,养胃精神头”。专业智慧化作村民记得牢、用得上的生活锦囊。
这些从生活里来、到生活中去的贴心叮咛,不仅化解了村民的及时疑惑,更激发了他们对日常健康管理的兴趣。如何让这份关怀看得见、留得住、常相伴?志愿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那本承载巧思的手账——手账化身贴心“健康小管家”。志愿者们彩笔勾勒、细心记录:祛湿食谱旁露珠晶莹,穴位图示经络清晰。李婆婆捧着手账,激动道:“画得真好啊!吃药保养,翻翻就明白,心都安了!”纸页间的巧思与温情,让健康管理变得直观亲切、随手可及,升华为最贴心的生活指南。
图均为志愿者为村民义诊。朱妍樨 张蓝月 供图
这场院坝里的健康服务,绝非匆匆“走过场”,而是来自“兰花草”智慧银龄健康助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 将滚烫的赤子之心与扎实的专业技能,密密缝进了乡村集市的烟火纹理里,编织成一张带有泥土芬芳的“健康守护网”。
短短一个上午,团队志愿者就为100余名位村民提供了面对面一条龙健康服务。从检测台前俯身倾听的专注,细致为村民测量血压、按摩、艾灸,到手账本上跃然纸上的巧思,他们让专业的健康服务,化作乡亲们灶台边“看得见”、病痛时“摸得着”、日子里“用得上”的踏实暖意。青春的脉搏,就这样有力地搏动在健康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通讯员 罗艺)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艺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