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4日讯(通讯员 邓渝婷)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号召2025年7月3日,重庆移通学院南江书院和瀛溪书院青衿笃行红研党史学习教育团“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9名师生跨越800公里奔赴遵义,此次实践紧扣“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理念,将南江书院“明辨笃行”的治学精神与瀛溪书院“前瞻致远”的创新思维相结合,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生动体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红研团成员出发前合照

探寻转折之路,感悟历史伟力

青衿笃行红研团踏入遵义会议会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锈迹斑驳的军号、泛黄褶皱的手稿,如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1935年那场扭转党和红军命运的关键抉择。讲解员将湘江战役的悲壮、黎平会议的铺垫娓娓道来,重现遵义会议拨乱反正的历史经纬。当“三个挽救”的定论落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如星火穿透时空,在每位学子心间燃起震撼与敬意。

驻足会议旧址,仿佛推开了历史的大门。陈旧的煤油灯、斑驳的桌椅间,毛泽东同志力挽狂澜的雄韬、周恩来同志运筹帷幄的风范如在眼前。革命先辈以胆识与智慧改写中国命运,铸就不朽丰碑。同学们或凝神沉思,在文物前追溯往昔;或轻按快门,定格心灵震颤的瞬间。他们深知,遵义会议不仅是革命的转折点,更是共产党人坚守理想、勇毅革新的精神灯塔,指引新时代青年在复兴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前行。

   

图为红研团成员进行讨论

图为遵义会议陈列馆内展出物品

图为红研团成员参观陈列馆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团队肃立于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陵园,四周松柏苍翠,气氛凝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在巍峨的纪念碑前,学子们整齐列队,神情肃穆,代表们举着花束走向纪念碑基座,将菊花轻轻放下,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默哀时刻,陵园内万籁俱寂,唯有历史的回响在耳畔萦绕。在领誓人带领下,全体员重温入誓词,铿锵誓言响彻云霄,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庄严告慰,更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郑重承诺。

图为红研团成员准备献花

 

图为红研团成员前往烈士陵墓

凝聚团队力量,共话使命担当

此次研学,既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队长邓渝婷感慨道:“站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勇担时代责任,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队员杨恩哲激动地说:“站在遵义会议会址,仿佛与历史对话,革命先辈的抉择让我明白,新时代青年更应在学习与实践中勇担使命。”成员们纷纷表示,日的研学经历让团队更加紧密团结,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后续实践,用行动诠释“青衿笃行”的精神,将红色火种播撒在更多地方,在传承与奋进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青衿笃行红研团的成员们在触摸历史、感知温度、读懂牺牲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养,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传承红色精神的种子。未来,成员们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红研团成员在烈士碑前致敬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邓渝婷、杨恩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渝婷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2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