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当丹霞岩壁的赤色褶皱诉说地质变迁,当金丝楠木的雕刻纹理镌刻匠心传承,集美大学“同心筑梦”社会实践队深入泰宁,用一日时光穿梭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脉络,在山水跋涉与艺术鉴赏中,解码古城的文化基因。

“流动水墨长卷”大金湖:一步一景皆诗意

晨光为泰宁大金湖镀上金边时,实践队沿着环湖步道启程。脚下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青山如流动的水墨屏风,随着队员们的步伐轻盈展开。碧玉般的湖水澄澈见底,将天光云影与黛色山峦尽数揉碎,倒映出“人行明镜中,云影清波上”的诗意画卷。行至观景台,讲解员指向湖右岸:“那里沉睡着明代尚书墓,六百年岁月将荣耀与故事封存湖底。”虽未能亲临,但历史的厚重感已悄然浸润每一双探寻的目光。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泰宁县大金湖地区合照 庄政昊供图)

“赤崖裂天光”一线天:丹霞地貌的险峻诗篇

穿过曲径通幽的山林,社会实践队抵达“丹霞秘境”一线天。这座天然形成的赤色裂隙如大地劈开的巨斧,两侧百米岩壁直插云霄,仅容单人侧身的通道呈75度陡坡直贯天际。队员们弓身攀爬,粗糙的岩壁摩挲着手掌,头顶仅存的一线天光在赤色岩壁间摇曳,恍惚间仿佛穿行于地球的地质年轮。当汗水浸透衣衫登上顶端,回望这条狭窄的“登天路”,不仅读懂丹霞地貌亿万年的塑造奇迹,更是完成了一次与自身的勇气对话。

(图为实践队队员研学过程中翻越大金湖“一线天”时场景李硕阁供图)

“楠木镂春秋”明清园:木石之上的千年匠心

(图为明清园聚贤堂 刘伟琦供图)

午后,社会实践队踏入明清园,迎面矗立的“聚贤堂”金丝楠木屏风如立体史书。整块木料上,浮雕的云纹若隐若现,镂空雕的灵兽呼之欲出,阴阳雕的山水层次分明,每一道刀痕都诉说着匠人的屏息凝神。跟随讲解,队员们沉浸于木雕艺术的殿堂:“忠信义勇”四字经锡金工艺点染,在屏风上煜煜生辉;狮子阁内226只狮子形态各异,或戏球憨态可掬,或望月威风凛凛;“小自在”架子床以千余枚榫卯构筑,繁复雕花中暗藏“福禄寿喜”吉祥密码。步入司马府邸,梁枋间的人物故事雕饰跨越百年,将科举荣耀、市井烟火凝固成永恒的历史缩影。

(图为明清园司马府邸 栗庶杰供图)

这场始于山水、终于匠心的研学之旅,集美大学“同心筑梦”社会实践队不仅触摸到泰宁的自然肌理与人文温度,更在行走中感悟到: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需要青年以脚步丈量、用心灵共鸣的鲜活旅程。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对文明的敬畏,继续奔赴更多文化现场,让青春在文脉延续中绽放独特光芒。

(通讯员 栗庶杰 刘伟琦 沈冠儒)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栗庶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栗庶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1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