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7 日,江苏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以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导医导诊服务,为持续数日的志愿行画上句点。在医院自助服务区与门诊通道间,志愿者们化身 “移动指南”:协助患者操作自助挂号机、引导老年群体完成报号流程、陪同行动不便的患者就诊,甚至俯身帮患者打印检验报告。红色的志愿马甲穿梭在候诊人群中,将 “就医难题” 转化为 “温情陪伴”,让医院的冰冷仪器旁漾起青春的温度。
从晨光微熹到正午骄阳,志愿者们每日一站便是半天。长时间站立让年轻的肩膀泛起酸意,腰腿的疼痛在重复的指引动作中蔓延,但当患者带着焦虑的眼神问路时,他们总会挺直脊背,用微笑化解对方的不安。“奶奶,您要挂什么号”“体检中心从这边上去,在三楼大厅”等等这些重复了上百次的话语,串联起医患之间的信任纽带。
这场志愿行动不仅是对患者的帮扶,更成为志愿者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在协助患者挂号时,他们学会用 “老年人模式” 简化操作流程;在陪同就诊时,他们读懂病历本里藏着的家庭焦虑。当最后一位患者面带微笑向志愿者致谢时,团队成员们揉着酸痛的肩膀相视而笑。5 天累计服务超800余人次、服务时长累计180小时,是青年对 “医者仁心” 的具象化理解:原来 “仁心” 不仅是医生的专业操守,更是每个普通人对他人困境的共情与托举。
志愿行的终点不是结束,而是将“为他人着想”的种子埋进每个志愿者心中,让它在未来的生活里继续生根发芽。这场以 “小爱” 开篇的志愿行动,最终在患者的笑脸与志愿者的成长中,诠释了 “大爱无边” 的深意。当年轻的身影离开医院时,他们留下的不只是服务的痕迹,更是一代青年用行动书写的温暖注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义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义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