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掠过冰川,化作温柔的河流,朝阳融化初雪,变成孩子们眼里的星星。吴颖琦说,青春不应该只是路过,要成为风、成为光、成为高原上一首永不消逝的歌。
“我很荣幸到这里来”
风从岭南来,吹进天地一色的藏地,落在吴颖琦的肩头。
这位生于千禧年的音乐系姑娘,于2020年带着憧憬加入援藏支教队,奔赴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小学,担任1至5年级的音乐老师。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她又积极响应号召,投身核酸检测志愿服务。2023年从湛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后,她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奔赴西藏波密,继续投身志愿工作。
吴颖琪在钢琴公益兴趣班授课。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因其出色的服务热情与教学质量,吴颖琦在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美志愿者;在波密县首届钢琴公益课中被评为优秀教师。
“我不想局限于办公室”
初到西藏的孤独与挫败曾让她几近崩溃,只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的枯燥生活也让她百无聊赖。吴颖琦并不认为西部计划的意义只是埋头于桌案公文,她想:“作为志愿者,应该走出去多做点实事!”
她深入基层调研后,了解到当地音乐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于是,她决定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以钢琴为媒,点亮更多可能。她不断奔波于当地团委、校领导、教育局与音乐家协会之间,最终顺利举办了一届又一届钢琴公益课。同时为了延续当地的传统民族音乐,她还积极与藏族老艺术家沟通,开设了成人班。那些上了年纪的古老歌谣终于不再是只能口口相传的风烛残蜡,而是满载新的希冀落于纸笔,吹遍雪原。
吴颖琪工作日常。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在后来的自治区“七一”歌咏比赛筹备过程中,面对前期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50位不会乐理知识的成员。她秉持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从零开始教学,用钢琴键演示音高,将歌词标上拼音,一句句教唱。最终让这支“业余合唱团”在高原上,唱响了属于他们的美妙旋律 。
吴颖琪工作日常。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不畏惧,敢去做”
疫情防控、支教、医疗协助……累计超10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见证了她用行动诠释热爱,让温暖持续发光。
跟随广州援藏队伍,奔赴波密县这片雪域高原,协助为老人实施白内障手术,是她志愿生涯旅程中最具挑战的经历。那里气候干旱、水源稀缺,老人们布满尘垢的面庞下,眼部卫生状况令人揪心。协助手术过程中,即使反复用棉球擦拭老人们的眼球,却仍不见干净。直面心理障碍,克服脏乱环境,这场与“恐惧”较量的援助活动,最终被她永远铭记在心里。
“二十岁,在西部留下人生答卷”
援藏的经历,她久久都不能忘怀, 20岁那年,她发现林芝市没有专业钢琴培训机构,心中的“西部梦”由此被点燃了,她再次踏上通往西部的道路,加入了西部计划,坚定了要点亮雪域高原孩子们艺术之光的决心。
从开设钢琴工作室到创立美术工作室,她一步步将理想照进现实。她说:“哪怕结束志愿生涯,也要走遍波密县十个乡镇,让乡镇里面的小朋友也能学会弹钢琴。”最后她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到:“不要怕吃苦而与西藏失之交臂,要因地制宜发挥专业特长,用创新服务创造价值,用行动为祖国西部做出更大贡献。”
启动仪式合照。湛江科技学院 供图
她怀着简单纯粹的理想行至雪域,音乐教学基础薄弱、高原缺氧与生活条件艰苦如影随形。她没有放弃,因为孩子们的笑脸能治愈一切!孩子们汉语不好,她就一遍遍讲,孩子们乐理不通,她就手把手教,当孩子们小心翼翼为她留下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坚果那一刻,她热泪盈眶!所谓坚持,不过是与这片土地的双向奔赴,此心安处便是她的大好河山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秋婷 颜婧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