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4月17日讯(通讯员 陈妍)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全力推进“双碳”目标的形势下,低空智联网作为新兴技术,为实现低碳生活提供了新途径。然而,公众对这一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参差不齐。仙林新村社区作为城市社区的代表,对其展开调研,有助于了解社区居民对低空智联网的认知现状、参与低碳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而为推动低空智联网在社区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在此背景下,2025 年 3 月 22 日,低空智联网基建碳福利调研团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新村社进行实践调研。
图1 仙林新村社区
为深入了解居民对低空智联网和低碳生活的认知情况,调研团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法通过在社区活动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前旨在了解居民初始认知水平,活动后用于评估活动效果及居民后续参与意愿,问卷内容涵盖居民基本信息、对低空智联网的认知程度、参与低碳生活的行为和态度等方面。实地观察法则是在 “走进低空智联网,开启低碳新生活” 活动现场,安排调研人员观察居民对展板展示内容的关注程度、在互动体验区的参与表现,并记录居民提出的问题和反馈的意见。访谈法是选取部分参与活动的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低空智联网的看法、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动机、遇到的障碍等。
在调研过程中,首先是活动筹备阶段。组建的专业调研团队明确了各成员职责,共同准备活动所需材料,精心制作展示低空智联网技术和低碳知识的展板,其内容包含低空智联网的技术原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低碳生活理念和节能减排方法,同时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以全面收集居民信息。
接着是活动开展阶段,在仙林新村社区选定场地设置展板展示区域,团队成员为居民详细讲解低空智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应用,如无人机物流配送减少道路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在环境监测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并设立互动体验区,安排专业人员解答居民对低空智联网安全、噪音等疑问,通过现场演示和实际案例展示,让居民更直观感受该技术。
图2 社区宣讲
数据收集阶段,活动前在社区随机发放 2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180 份;活动结束后发放 3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80 份。同时,在活动现场对参与居民进行访谈并观察其行为表现,为后续分析提供素材。
图3 问卷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活动前仅有 20% 的居民知晓低空智联网,活动后知晓率提升至 65%。在功能认知方面,活动前大部分居民知之甚少,活动后约 40% 的居民了解其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方面的应用,但对环境监测、农林植保等功能认知仍较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低碳意识,如节约用水、用电,但活动前仅有 10% 的居民了解低空智联网在低碳生活中的应用,活动后这一比例提高到 35%,表明居民对两者联系认识不足。活动结束后的调查还显示,50% 的居民表示未来会积极支持社区举办的低碳活动,居民对活动形式较为满意,希望社区定期举办类似活动并增加实践体验环节。
图4 调研团队在仙林新村的合照
综合来看,“走进低空智联网,开启低碳新生活” 活动有效提高了仙林新村社区居民对低空智联网的认知度,激发了居民参与低碳生活的积极性,为该技术在社区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不过,居民对低空智联网的认知仍存在局限,尤其是非典型应用场景方面。后续应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展览,利用多种渠道常态化宣传,持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丰富实践体验活动形式,组织居民参与无人机环保监测体验、低碳出行挑战等活动,增强居民对低空智联网的认同感;构建社区低碳合作联盟,由社区牵头联合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社区低碳联盟,共同推动低空智联网在社区的应用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陈妍、刘嘉怡、谢钰阳、李明泽、余凯文、周星宇、朱晓丽
声明:未经大学生云报或相关权益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陈妍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