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2025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活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团济南分队

大学生云报3月18日讯(通讯员 张嘉颀 曾仙翼 林璇 卢锦鹏) 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化推进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青少年成长环境也经历着结构性变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智能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在政策驱动下,未来AI亦将深度融入各学科教师的教育生涯,实现创新应用。

对此,2024年2月19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济南分队成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对山东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以心理学科为主的多位教师开展采访,老师们发表了独特的宝贵见解,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分享讨论了许多观察到的现象。

图为团队成员在校园的合影

在对语文组的高老师进行采访时,他提到,自己平时虽然偶尔会使用AI工具,但没有将其直接介入具体的教学过程,更多是用来润色演讲、新闻等格式化稿件。此外,高老师还表示,虽然还不太确定AI未来的发展情况,但是对于它的教学应用非常期待。相信AI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工具,不仅可以预见其在辅助教学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亦将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高老师

针对心理工作方面,团队成员曾仙翼首先分享了两年前她在母校的一段经历:

当有同学遇到学习、生活、家庭上的问题无法排解,烦恼不知道找谁诉说的时候,老师鼓励同学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匿名投进一个叫‘解忧杂货铺’的信箱里,不久后就能够在对应的取信处得到自己的回信。我曾经写过一封,至今还记得当时写信时不安却期待的心情。那时的自己不善言辞,千言万语汇聚在纸上只有寥寥几行,但我却收到了认真写下的,长长的回信,信中温暖的话语至今仍萦绕在心头。重回母校看到这个‘老朋友’我很开心,并且发现学校在心理健康建设方面不断创新,体系也更加完善,心中觉得非常温暖且自豪。”图为校园心理角实景

图为暖阳心理社团“爱的抱抱”活动

图为“525心理活动节”明信片展示

随后团队采访了任职于学生发展中心的心理教师李老师。团队成员了解到,心理组的工作其实并不轻松——由三名主要老师应对三千多名在校学生,需要负责各种活动,涉及心理社团、心理课堂、各种主题的小型展览,以及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赋能手册”等等。

在和李老师的进一步谈话中,团队成员还得知,由于人员不足,任务多而繁杂等原因,许多心理活动的开展情况不如以前。比如,解忧杂货铺的取信频率从最开始的一周两次减少到现在的一周一次,“525心理活动节”和校园心理杂志推进受阻……听到这里,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服务的供求严重不对等,创新方案的推进实施后劲不足。

图为团队对李老师的采访过程

为此,团队成员与李老师共同探讨了当下AI发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老师肯定了人工智能,告诉队员们:“AI是方便的工具,它能做什么取决于使用者本身。只要我们对它怀有敬畏之心、合理使用,就可以更好地造福我们的生活。科技进步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大的便利。”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看到了心理教育的真实困境。想到老师点出的AI的合理使用问题,于是团队明晰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助力AI模型融入教师工作,尤其是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当中,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效率,为莘莘学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嘉颀 曾仙翼 林璇 卢锦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璇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181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